希腊违约了

02.07.2015  02:20

7月1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养老金领取者在一家银行外排队等待。 新华社照片

    【新华社华盛顿6月30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30日宣布希腊未能于当天偿还约15亿欧元的IMF贷款。希腊成为IMF历史上第一个债务违约的发达经济体。IMF新闻发言人格里·赖斯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我确认IMF今天没有收到希腊12亿特别提款权的还款(约15亿欧元)。我们已经通知了行政董事会,希腊目前处于违约,并且只有在清除违约后才能获得IMF的融资。”他还表示,IMF已经收到了希腊要求将到期贷款延期的请求,这会被交由IMF执行董事会,由其予以考虑。希腊副总理德拉加萨基斯此前表示,希腊将更新早些时候提出的解决债务问题协议草案,并提交拟于7月1日再次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

    新闻分析

    希腊债务危机未来六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6月30日,希腊未能偿还当天到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约15亿欧元贷款,成为对IMF拖欠款项的首个发达经济体。今后几个月,希腊债务危机如何演变,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看点一:拖欠IMF款项的后果

    首先,希腊将无法再获得IMF贷款。根据IMF相关规定,只要欠款国家未还清贷款,那么该国将无权继续从IMF处获得融资。其次,如果在两年后希腊仍未能偿还这笔债务,则有可能被剥夺IMF成员资格。不过,对IMF违约不会像美国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破产那样,对全球金融链条产生冲击。

    看点二:金融市场反应

    目前来看,希腊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短期看市场会有波动调整,但冲击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6月30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欧洲主要股市普遍收跌,欧元对美元汇率下跌近0.8%。高盛特别指出,由于欧元区银行流动性充足,加上对希腊的直接风险敞口已经大大降低,希腊债务危机通过银行蔓延的风险很低。

  看点三:希腊公投

    希腊政府提议于7月5日就是否接受债权人的协议草案举行全民公决。民调显示,多数希腊人支持国家留在欧元区并与债权人签署解决债务危机的协议。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希腊公投结果为“赞成”,希腊政府需接受债权人的提议。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表示,如果大多数希腊民众赞成协议草案,他将辞职以便为新的选举或成立民族团结政府铺路。而如果希腊公投结果为“反对”,且债权人拒绝发放进一步的援助,希腊可能别无选择只能退欧。

    看点四:ESM谈判

    齐普拉斯6月30日建议,与欧洲稳定机制(ESM)达成为期两年、总额300亿欧元的协议,其中包括满足希腊财政需求、重组债务、延长现有救助协议等内容。欧元区财长当晚举行电话会议讨论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取得具体成果。未来谈判进展情况值得关注。

    看点五:偿还欧洲央行35亿欧元贷款

    希腊债务危机更为关键的一个时间节点是7月20日。届时,欧洲央行持有的35亿欧元希腊国债将到期。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高风险事件,违约将导致欧洲央行切断紧急流动性援助资金,这也可能成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第一步。

    看点六:是否退欧

    目前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空前加大。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标准普尔6月29日将希腊信用评级从CCC下调到CCC-,这是垃圾级中最低的主权信用评级。标普还认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已经达到50%。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欧洲媒体的公开报道,目前欧元区和欧盟的法律条文当中,并无“开除某一国家”的选项,除非其自愿退出。希腊不愿退欧,理由很简单,因为一旦退欧,希腊经济和社会至少在短期内将付出沉重代价。雅典工商会主席康斯坦丁诺斯·米哈洛斯警告说,希腊重回自己的老货币德拉克马会让希腊人在一天之内损失40%的购买力,几周之内损失的购买力可能会达到60%至70%。这样看来,很有可能出现违约而不退欧的情况。

    最新消息

    希腊将向欧元区财长会议提交新协议草案

    【新华社雅典6月30日电】希腊副总理德拉加萨基斯6月30日晚表示,希腊将更新早些时候提出的解决债务问题协议草案,并提交拟于7月1日再次召开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德拉加萨基斯说,希腊已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希腊更多时间偿还当天到期的约16亿欧元贷款。希腊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说,希腊当天不会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到期贷款,但仍希望与债权人达成协议。欧元集团主席戴塞尔布卢姆6月30日说,希腊将于7月1日提交一份最新的救助建议,欧元集团将再次召开电话会议进行讨论。

    调查显示——

    多数欧洲人希望希腊退出欧元区

    【新华社布鲁塞尔6月30日电】德国统计网站Statista6月30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欧洲人希望希腊退出欧元区。数据显示,在受访的七个欧洲国家中,只有法国人更倾向于挽留希腊留在欧元区,占该国受访者比例的33%。但该数据与选择甩掉希腊包袱的比例非常接近,二者只相差一个百分点。这项调查并不局限于欧元区国家,但没有包括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与希腊“同病相怜”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