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蔬食强筋骨奇字高文贯古今

31.05.2014  18:54

振皆艺术馆碑记

    皋兰自古多名士,但真正能称为大家者并不多见。有研究者这样说,因为经济发展、地缘政治、教育氛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限制,透过历史烟云去梭巡,古老的西部黄土文化很难孕育出大师级的宗匠来。偶有大成者,几乎都是出身寒门,源自白丁,为一个目标而终身孜孜不倦的人。这些人大都生前寂寞,而名扬于后世。魏振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毕生从事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篆、隶、楷、行,无一不佳,功底扎实,结构严谨,笔法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是世所公认的华夏书坛巨擘。”第一个把魏振皆写进中国书法史的是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年书法家秋子先生。“他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秋子认为,魏振皆能获得如此高的历史定位,完全是实至名归。

    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

    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在民间四处搜罗他幸存的墨迹,终成百余幅而结集出版了《魏振皆书法艺术》一书,受到当代名家盛赞,也使追随他的大批后学者感到非常欣慰。振皆先生的书法,篆、隶、楷、行,无一不佳,功底扎实,结构严谨,笔法精到,并能神思独运,将楷、隶、行书体熔于一炉,创新出别具一格的“魏体”,为人们所激赏。现代中国书法史上他所独创的魏体,成就了这位世所公认的华夏书坛巨擘。

    我国的书法,在清代咸丰、同治之际,尊尚北碑,一时蔚为风气。有研究者认为,清末民国时期国内的书家“由唐碑上溯六朝碑版,以至三代、秦汉、魏晋的各种金石文字,创造出了以雄强的北碑为基础的新风,形成千姿百态、灿烂夺目的书道中兴新局面”。究其所以,主要是由于“帖学”已经满足不了更多的人们日益广泛的审美需要,加之“馆阁体”单调刻板,枯燥乏味,书坛不得不另辟蹊径。

    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楫》中这样写道:“碑学中兴,盖事推迁,不能自己也”。这就出现了从邓石如、赵文谦、张廉卿一直到魏振皆的这一条源远流长的书法流派,试图创新、超越书法旧有的陈式。我省青年书法家秋子先生认为,魏振皆的魏碑书体之所以被世人推崇至此,其原因不是别的,是他真正写出了自己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与魏振皆先生有忘年之交的宋廓先生,在其《甘肃著名书法家魏振皆》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和振皆先生为忘年交,深知他在汉魏方面下过很大工夫。单就魏碑而言,他的书法有《石门铭》之奇逸,《郑文公》之浑穆,《张猛龙》之精能,《张黑女》之峻宕……但仔细揣摩,其风神却与流传下来的各种魏碑迥异其趣。”可见魏振皆于魏碑书法方面的创新、拓展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本色。

    笔笔呼应通神字字潇洒刚劲

    关于魏氏书画风格,近年来兰州本土多有研究者撰文以记述。有人这样说,魏振皆习汉隶、魏碑,摆脱了一般习书者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真正学到了金石的占拙奇趣。因此,魏振皆他的书法才“寓奇险于平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藏着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魏振皆先生的魏体,“凌空取势,笔笔呼应通神,字字潇洒刚劲”,“空灵素朴”,“意态万千”。达到如此的境界,与他修养、志趣的流露和坚强的苦练毅力、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显现有很深的关系。

    一般人习汉隶、魏碑者往往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下笔刻板,没有学到金石的古拙奇趣,反而呈现了泥塑木雕般的呆滞相貌。而魏振皆先生的字绝无此种习气,他的书法寓奇险于严正,含参错于严密。笔触遒劲,行气疏朗,严格之中有丰富的变化;浑朴,古厚之中,蕴含新的意境,所以气韵生动,引人入胜。

    秋子认为,魏振皆先生的书法宽密并用,方圆并施,端谨中出以飘逸,沉厚中出以荒率。从结体上来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体现了虚、实的有机结合,充分表现了开合、疏密、舒敛、断连、润燥的辨证关系。他的用笔能擒能纵,能紧能开,笔法和书体的形美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绝非某些只侈谈如何运笔而拙于书体结构者所能望其项背。即以他所书“”字而论,其形内圆外方,表现了不谐调的谐调之美,又体现了方圆并用之趣。再如“性自疏弛兴复偏”的一幅扇面,确实如舒同在《魏振皆书法艺术》序所说:“采撷篆、隶、行、草之精华融为一体。”振皆先生经常爱写“日魂月魄,凤采龙文”这副对联,上联是就精神气质而言,下联是就体势情态而说,这正是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他通过毕生的勤奋努力,终于达到了独步一时、独树一帜的艺术境界,也正是因为他“不苟且”的治书态度和从不草率急就的严谨风格,造就了他艺术上的创新与书法风格的形成。

    穷且益坚

    对于一个书法大家来说,透过他精神世界的完美,更多的是平日点点滴滴积累中形成的大气与质朴。

    魏振皆先生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课余从事书法的研究和实践,博览诸家,苦练新意。据宋廓先生回忆,他起居雅洁、为人耿直、澹泊自守,常以“布衣蔬食强筋骨,奇字高文冠古今”、“云烟挥洒图心迹,散寄人间苍史魂”等联语抒发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书艺志向,在当时兰州的教育界和书法界都享有极佳的清誉。

    1951年,土改时期,魏振皆先生被定为开明地主,他把在兰州官园(今城关区民勤街)的家产变卖,捐献了大量现金支持土改。然而,当时的地方政府把从魏先生家里收缴的一马车古本字帖及碑文拓片等书艺珍品,以“四旧”遗存而付之一炬,令人扼腕。“文革”之初,省文史馆撤销后,政府部门停发了魏振皆先生的生活费,他与家人一起被下放原籍劳动。

    回到原籍皋兰县石洞乡文山村后,魏振皆并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失去他的豁达率意天性。据当年认识振皆先生的文山村的老人们回忆,振皆先生为人忠厚实诚,说话特别谦虚,丝毫没有架子,在农村的那几年,他和当地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着。唯一不同的是,这个从城里来的老先生爱写字,有时候走路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在路边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当地农民现在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振皆先生在文山村生活的那些年,每年春节时,几乎家家户户的春联都由老先生亲自书写,碰上婚丧嫁娶有需要的时候,先生也是毫不推辞,欣然提笔。在文山村的农民家中,一些人家中至今还留有魏振皆先生的墨宝。近几年,随着魏振皆书法在书画界和收藏界的名声日盛,有收藏者慕名去文山村收购先生的遗迹,居然多有收获。振皆先生在农村生活的那些年,自然灾害不断,庄稼连年歉收,老人备尝生活艰辛,但他仍然乐观自持,表现了一个书法家穷且益坚的品性。

    1974年3月初,一代书杰魏振皆老人在85岁时与世长辞。当地老人们回忆,先生安葬当夜,一场持续两天的透雪把整个文山村包裹得干干净净。兰州晚报记者瞿学忠文/图

    魏振皆(1889—1974),字继祖,字振皆,别号睫巢、洞叟岩、冷岩等,甘肃省皋兰县石洞乡人。1909年入甘肃文高等学堂(今兰州一中附设中学班)学习,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1918年毕业后东渡日本考察。建国前曾任酒泉中学、武威师范、兰州一中、兰州女师、兰州师范、甘肃学院(兰州大学前身)等校教师、教育主任等职。建国后,以“具有相当学识”、“夙有声望的文人耆宿”被省政府聘为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

    魏振皆先生生于皋兰,长眠于皋兰,是从皋兰这块热土中诞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书坛巨擘。他的一生尽管充满艰辛,但他伟岸耿直、淡泊自守的情怀,乐观豁达、穷且益坚的品质,倾心书法、艺文兼修的治学精神,博采精华、融通求变的艺术理念,都是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精神遗产,他给我们馈赠的艺术启迪极其深远,他是一座光华四射的艺术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