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规划局推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

03.07.2014  12:41

  原标题:针对群众反映办事像挤牙膏,审批过程拖沓等问题,市规划局——

  推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

   中国甘肃网7月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甄燕红 实习生 郝玉 芦玉) “办事情像挤牙膏,今天挑两个问题,明天改好去了再挑两个问题,一拖再拖。”在市规划局群众意见台账里,这样的问题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针对反映的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审批速度等意见建议,市规划局,项目经办人员必须把项目规划许可需要的申报材料、修改意见等一次性书面告知对方;并在办理过程中主动通过短信、电话等及时联系建设单位,告知项目进度,主动催办,尽早办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规划局广泛向群众征求意见,收集汇总了各类意见建议862条。对市委反馈、督导组反馈和市规划局自行征求的所有意见建议制定了整改措施,其中,即知即改的65条整改措施已在兰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和局办公区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建设单位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九项措施保证审批提速

  针对意见建议,市规划局制定出台即知即改九项措施。

  一是实行重大项目规划预审。主动对接建设单位,超前服务,提前介入项目规划建设,对建设项目涉及的规划选址、用地许可、工程许可等进行规划预审,加快规划审批;二是实行送规划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办理;三是推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对申报项目一次性书面告知申报要件和规划要求;四是推行短信提示服务。办理情况短信通报,办理结果短信反馈;五是推行预约服务。为建设项目审批实行电话预约、短信预约、上门预约,安排专人办理;六是对公开出让用地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即收即办;七是建立会商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建设单位、规划建筑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快办理速度;八是城市道路工程和管线工程项目,资料齐全、符合城市规划的,同步办理“一书两证”;九是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将规划信息、规划成果、规划方案在规划网站、施工现场及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重复性申报材料一次性审核

  规划部门的审批是项目前期必须要办的手续,建设单位都希望能够一次性可以办完的事情不要让办事人员跑多遍才办成,在审批过程中重复的材料希望只提交一次,各部门共用的意见建议。

  市规划局在即知即改中,通过政府网站、规划网站等途径全面公开我局行政审批事项、审批依据、审批要件和审批流程,方便建设单位查询,并制作成方便办事单位取用的工作手册,使其知悉有关情况。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项目经办人员必须把项目规划许可需要的申报材料、修改意见等一次性书面告知对方。同一项目在我局办理“一书两证”的过程中,有效期内的重复性申报材料进行一次性审核,各处室复印共享,减少申报材料数量,方便建设单位。

  主动服务“送规划上门”

  有群众反映,市规划局有关处室对服务对象提出的坐等上门多,主动服务少,生搬硬套规定,缺乏动力,缺乏创新。另外,个别业务处室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在实践活动中,市规划局要求机关经办人到项目现场实地勘察,开展“送规划上门”服务,主动深入园区、企业项目现场办公,与项目单位面对面沟通,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千方百计促进项目落地建设。

  做好服务保障省市重大项目建设

  市规划局强化工作落实,在做好项目服务上见实效。全力做好省市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畅交通、治污染”、民生工程、企业“出城入园”等重点工作的规划服务保障,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包抓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台账,全程跟踪服务项目,加大明察暗访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效能建设的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进展缓慢、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到位、落实不力者,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以“铁腕”手段保障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