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细化城乡人居环境和配套体育设施等建设

07.09.2015  09:16

    原标题:兰州市细化城乡人居环境和配套体育设施等建设 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将全面向市民开放

  制图/武亚新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生活离不开清洁、卫生、环保的人居环境。为保障这一点,兰州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兰州市城乡人居环境建设、配套体育设施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细化。这是记者9月6日从兰州市政府了解到的。根据《实施意见》规定,兰州市将确保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向广大市民开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

   城市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 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根据规划,兰州市将制定和落实集镇、村庄、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建设规划,全面推进背街小巷、道路硬化绿化美化、门头牌匾整治和建筑立面治理,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杜绝扬尘洒漏,扎实开展违章建筑清理,积极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收集,强化市政设施管护。重点加快城乡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落实各类专业市场和大型停车场建设规划,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厕、果皮箱、垃圾桶、垃圾清运清扫车辆等环卫设施,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020年实现全市农村 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

  针对目前城乡饮用水现状,兰州市将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以城带乡扩大农村受益范围,综合防治水污染,因地制宜解决城乡饮用水安全问题。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城区周边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加强监测队伍业务培训,规范农村集中供水水质日常监测和消毒工作。

   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至少组织开展 一次集中消杀“四害”活动

  为有效控制“四害”密度,兰州市将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工作原则,根据“四害”的孳生、消长规律,开展孳生地摸底调查,建立孳生地治理台账,实行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防治机制。每年在全市范围内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消杀“四害”活动,确保病媒生物防护设施合格率≥95%。

   构建15分钟卫生服务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兰州市将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在全市设立健康教育信息平台,公布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电话,引导群众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告别随地吐痰、便溺以及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力争到202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6%。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重点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小区、健康酒店、健康商场等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基本养老保障全覆盖,构建15分钟卫生服务圈和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安全食品、清新空气和洁净饮水等健康城市项目,通过健康城市细胞创建工程逐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 每天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

  倡导全民运动健身。全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以5%的速度逐年递增,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以2%的速度逐年递增。修建一批与现代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设置一批符合全民健身要求的健身设施或器械,逐步提高体育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设备档次。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全面向广大市民开放。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在“全民健身日”和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单项运动协会、行业体协和人群协会的优势,组织开展有创意、有规模、有趣味性的群众体育活动。以全民运动会为载体,扶持品牌赛事和区域性健身活动。(首席记者崔亚明)

 

( 编辑: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