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金鸡百花电影节总结大会

27.10.2014  13:31

  480场次电影放映活动,50余万人次参与观影,76场次新片发布会、观众见面会,2万余人次参加的开幕式等其他主体活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已于9月24日至27日在我市成功举办。10月24日,我市召开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总结大会,总结经验、吸取不足,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副市长曹丕玉参加会议并讲话。

  盛会空前展示兰州形象

  本次电影节内容丰富多彩,活动亮点诸多,比上届武汉举办的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规模大,大众参与度高。第32届百花奖累计收到各类选票共计2228万余张,是上届833万张的2.67倍,投票人数创历史新高。短短四天时间里,2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国内50多个电影代表团,2144名嘉宾、媒体记者相聚兰州,81项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同时,本届电影节突出了亲民、惠民宗旨,把电影节与我市实施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开幕式、贺岁之夜演出、国产新片、国际新片、民族影片等展映活动、提名者表彰、红毯秀、颁奖典礼等所有活动门票全部免费发放,开创了电影节门票免费发放先例。并且门票的发放侧重环卫工人、轨道交通一线工人、联村联户致富带头人、道德模范、优秀教师、基层干警等代表,使更多的普通市民群众参与到电影节中来。据统计,电影节期间共有110余部国内外影片放映200余场次,参与观众达3万余人次;开幕式等其他主体活动参与观众达2万余人次,国内、国外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电视、网络收看了电影节盛况。

  “四个遗憾”要求兰州再进一步

  通过电影节的成功举办,我们不仅展示了形象、扩大了影响,还有力带动了我市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举办重大节会的宝贵经验,从中收获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在活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值得反思和总结提高。

  一是缺乏大型文化场馆。据了解,我市前期与中影协、央视多次考察沟通中,始终没有较为理想的大型场馆可供选择,最后确定在甘肃大剧院、会展中心举办。电影节期间,由于甘肃大剧院、会展中心场馆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限制,开幕式和颁奖典礼现场容纳人数有限,无法使更多的市民现场参与活动,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

  二是城市管理服务还需改进。由于我们谋划不足,没有在电影节期间充分发挥数字城市平台作用,有一些网民反映市内公共场所电子屏没有及时播发电影节各项活动信息、公共场所指示牌不足、出租车难打等一些负面问题,给节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应急预案不够细致。虽然我市在筹备工作中对节会可能会发生的状况,都做了全方位的安排部署和组织保障,但是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在红毯仪式和颁奖典礼现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配套较少、红毯仪式应急预案不够细致,雨具准备不足,致使很多观众和嘉宾都淋雨,网络中也因此事出现差评。

  四是市场运作未达到预期目标。这次节会的筹备组织,我们采取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筹措资金等市场化运作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五个加快提升”将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兰州举办大型节会的信心,同时也刺激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会议强调,充分发挥电影节这个文化平台,以建设传承文明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以建设都市文化产业区为动力,加快提升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扶持文化影视产业力度,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重点要做到“五个加快提升”:

  一是要加快提升节会场馆规划建设水平。建议今后以兰州都市文化产业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改造和提升现有节会场馆,规划和新建现代化大型节会场馆,尽快形成管理有序、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节会场馆群。二是要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质。三是要加快提升节会综合保障能力。四是要加快提升节会市场化运作能力,认真分析和挖掘整合广告、票务、商业经营等各种市场资源,充分使用出让、承办、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不断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发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节会活动的市场化运作能力。

  五是要加快提升影视文化发展水平。目前我市已经拥有8条院线,20家院线影院条件在国内也属一流。但我们本土电影发展滞后,这次电影节期间,本土展映题材的电影10余部里,除了《小西天狄道传奇》投资两千万之外,其他的电影都属于200万以内的小成本电影,小成本、地方化成为了本地电影的标签。会议特意强调,要充分利用电影节对影视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大力拓展节会效应,专门出台政策进行扶持,打造出成功的本土电影,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