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综述

28.10.2016  21:38

  一辆辆满载绿色蔬菜的车辆驶向四方,一座座现代标准化大棚错落有致,一排排规模化养殖小区干净整洁……走在酒泉的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市坚持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集中发力、持续攻坚,促进农业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预计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83亿元,是2011年的1.4倍,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63元,是2011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9%。
    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富民增收产业特色鲜明   我市紧盯农民收入构成,聚焦发展高效蔬菜、现代制种、特色中药材、优质林果和草食畜牧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和劳务输转,这些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85%。
  有资料显示,2016年,全市优势特色产业达到210万亩,比2011年增加40万亩,增长23.5%。全市肉羊饲养量700万只,增加132万只,出栏300万只,增加74万只。全市创劳务收入25亿元,增长69%。形成了以肃州、金塔、玉门为主的45万亩现代制种,以敦煌、瓜州为主的70万亩优质瓜果,以玉门、瓜州为主的35万亩中药材,以肃州、金塔、玉门、瓜州、敦煌为主的60万亩高效蔬菜,以七个县市区养羊强县或大县的区域发展格局。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发展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围绕确权赋能和创新经营机制,我市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引导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2016年,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惠及全市61个乡镇410个村16.95万农户;农业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抵押担保贷款扎实开展,已颁发农业设施产权证941个,发放产权抵押贷款565万元。
  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35家,累计流转耕地61万亩,占承包经营耕地的33%,比2011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5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56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21%,提高10个百分点。
  水权水价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步实施,农业用水差别水价政策基本落实。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948万元。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基层组织和经营网络“两大服务体系”实现基本覆盖。
    产业化经营纵深发展   产加销对接更加紧密   我市坚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储藏流通交易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等多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产品就地精深加工、储藏流通和对外销售能力明显提高。
  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90家,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企业达到318家,建成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29家,市级77家,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50万吨,储藏能力43万吨、交易吞吐能力29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
  同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25家,比2011年增加1680家,入社农户9.37万户,占到农户总数的53%,比2011年提高25个百分点。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个,乡级电商服务站24个,村级电商服务点85个,分别占县、乡、村总数的57%、35%和20%,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4亿元。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园区示范引领成效显著   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我市注重农业科技创新,突出示范园区辐射引领,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狠抓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园区化、设施化、高效化、机械化、融合化的转变。建成肃州、敦煌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个玉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酒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玉门顺兴、金塔振大、瓜州蔚丰等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发展120个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助推节本增效技术落实,引领承载了现代农业建设。
  全市发展设施农业45万亩,设施规模养殖户4.3万户,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12万亩和1.4万户。推广高效农业节水185.5万亩,有机生态无土栽培1.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245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256.8万千瓦,3000元以上高效田达到165万亩。培育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445家,年营业收入3.1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3倍和3.5倍。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92个,比2011年增加57个,生产面积占全市食用农产品面积的60%,比201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农业投入力度加大   农村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我市还着力破解农业发展投入难题,积极构建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农民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固定投资持续稳步增长,有力夯实了发展基础。
  五年来,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各类支农资金8.88亿元,组织实施各类政府投资农林水牧渔交通项目320多亿元,撬动社会各界累计投入农业固定投资660多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8.09亿元。其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项目680多项,总投资25.8亿多元,提升了菜篮子供应、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等农业发展条件。(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