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321”工程推动社区党建规范化

12.07.2016  09:36

  近年来,针对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社区阵地不足的短板,庆阳市坚持以“321”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社区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321”工程即在每个社区建设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活动场所、建立20人左右的专职工作队伍和1套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在实施“321”工程中,庆阳市委组织部以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采取从街道(乡镇)干部中“选派”、社区工作人员中“选拔”、社区党员群众中“选举”等方式,注重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分子充实到社区“两委”中来。同时,采取从县(区)直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选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等方式,为社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对社区工作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坚持集中轮训制度,推行社区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目前,全市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别达到5至7人,共有社区工作人员966人,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完全满足了日常工作需要。

  在阵地建设方面,市、县(区)两级投入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资金2.35亿元,按照“六个统一”和设立“一厅三室两中心”的标准要求,对全市面积达不到300平方米的47个社区活动场所集中进行改造升级。为强化经费保障,将社区工作经费直接纳入市、县财政预算,同时建立落实社区工作经费财政保障、党费支持、费随事转等机制,保证了各项管理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

  硬件保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管理服务水平则是党建的灵魂。庆阳市探索创新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围绕扶残济困、圆梦助学等方面组织认领服务岗位、实行结对互助,创新开展“点亮微心愿”“志愿服务队”“亮身份作表率”等一系列特色服务活动。同时,突出协调物业管理功能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三位一体”新型物业管理服务机制,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党员“进城安家”和“外出落户”创造便利条件。(记者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