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与淘宝“握手言和”

01.02.2015  02:12

    1月23日

    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

    1月27日

    淘宝官微发布内部小二的一篇文章,称检测结果不仅抽样太少、逻辑混乱,还存在程序违规问题,直言“尊敬的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

    1月27日下午

    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副司长杨洪丰回应淘宝小二的质疑称,抽检委托第三方进行,目的是要找问题,并不是为了反映整个市场、网购领域的质量有多差,而仅仅是一个抽检结果,不能过度解读

    1月28日

    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

    1月28日下午

    淘宝网官博发布声明表示,针对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一个不客观的结论,淘宝网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淘宝“叫板”国家工商总局事件进入“握手言和”阶段。1月30日22时22分,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消息称,该局局长张茅在工商总局会见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马云称阿里巴巴将配合政府打假,加强日常线上巡查和抽检。

    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发言人强调,此前网监司发布的对阿里巴巴行政指导的“白皮书”,实质是行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进展

    张茅:肯定电商重要作用马云:全力解决假货难题

    淘宝“叫板”事件,源于工商总局在1月23日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其“淘宝正品率不足4成”的结果,引发淘宝不服。从1月27日到29日,双方针锋相对,先后以官微挂公开信、官网发白皮书、投诉网监司司长刘红亮、声明组织“打假特战营”等方式互相“驳斥”。

    30日,事件突然“峰回路转”。张茅专门在工商总局会见了马云。

    据工商总局介绍,张茅肯定了电子商务对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创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阿里巴巴在消费维权、净化营商环境、加强企业自律等做出的努力。当然,他同时也指出当前网络交易平台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创新网络监管方式,建立沟通和互动机制,更好地规范和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马云表示,目前中国网购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我们一直致力于打击假货,并全力以赴解决假货难题”。下一步,阿里公司将配合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技术等投入,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原有专业打假团队,加强日常线上巡查和抽检,与执法部门共同联手解决现实问题。

    此外,双方将共同探索网络市场管理模式,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公平公正依法履职,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监管水平;而电商平台强化主体责任,自律自强,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焦点

    “白皮书”实为会议记录

    “白皮书”,是工商总局网监司与淘宝网就抽检问题引发的系列争议的一部分。

    1月23日,网监司公布了一份《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随后的1月27日,淘宝网一名工作人员发文质疑网监司操作有问题。

    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官网即挂出网监司一份《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称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而发布,指出阿里系平台存在主体准入、商品销售、交易管理等5大问题。当天下午,淘宝回应正式投诉网监司司长“情绪执法”。

    这份“白皮书”当晚就在工商总局官网悄然撤下,1月29日则完全删除,网址链接也打不开。

    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昨晚就此解释称,2014年7月16日,工商总局网监司在浙江召开阿里巴巴集团行政指导座谈会,目的在于指导、督促阿里巴巴集团加强自律,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维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网监司根据座谈会的会议记录,于1月28日发布了《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其实质是座谈会的会议记录,并不是白皮书,该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该发言人还补充说,行政指导是国家工商总局从2009年11月在全系统全面推进的,此后还规范了行政指导的适用范围、实施程序等。在2014年,全国工商系统共实施了1万余次行政指导,较好地帮助经营者自律,缓解和避免了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在实施中可能引发的矛盾。

    在事件中,淘宝一直把矛头对准网监司司长刘红亮。

    但记者注意到,在1月30日晚工商总局对外发布的消息中,没有提及是否已受理淘宝对刘红亮的投诉,以及有何进展等。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