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28.05.2014  18:37

   

      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工业化,是指工业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占50%以上,我们市上比重达到60%以上;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 信息化 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对 国家信息化 定义为: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辩证关系。

大家都知道,1775年前后蒸汽机的发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也使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时代。19世纪上半叶电的发明和下半叶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不仅解决了能量的转换和远距离传送问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能源,而且解决了机械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问题,从而开启了电气化的工业化时代,即第二代的工业化。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武器系统如火炮、雷达、飞机等发展的需求,使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化进入了第三代,即自动化的工业化。1946年,美国福特公司的机械工程师D.S.哈德首先提出用“自动化”一词来描述发动机汽缸的自动传送和加工过程的自动操作。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自动控制作为提高生产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开始广泛应用,使自动化的工业化成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971年微处理芯片的发明,导致工业化进入了第四代,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走向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工业化。从那时起,数以亿计的微处理芯片开始嵌入各种制造设备,计算机网络将各种制造设备联为一体,使生产过程不仅自动化,而且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其中,典型的代表是数字控制机床的出现。早在1952年,即商用电子计算机问世的第二年,美国柏森斯公司就以电子管元件为基础,设计了数控装置,试制了第一台三坐标数控铣床,虽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但是,却开辟了一个数字控制的新时代。1974年,也就是英特尔公司第一个微处理芯片问世的第三年,第五代使用微处理芯片和半导体存储器的计算机数控装置研制成功。 随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控制机床的性能逐步提高,品种和加工范围不断扩大,对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第四代工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开始应用于产品设计当中。之后,计算技术对传统的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改造,使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测试、供销等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也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工业化的内涵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的全面渗透,不仅促进了制造业的全球化,实现了许多新的、复杂的生产技术,如 “全面质量控制”、“无库存生产”、“无废料生产”等等,我们在工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等等,实际上也都是包含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在企业里的推广和应用。

信息化使工业时代的“蓝图”和“图纸”的概念消逝。信息化不使用工业时代的蓝图,即便是最先进的F-22战斗机,在设 计中也没有一张蓝图。所有的设计、制造和生产记录都在电子文件中进行,通过网络实现共享。数以亿计的零件可以在世界各地以各种各样的精度和要求实现“准时”制造,而装配起来却没有任何困难和问题。现在,一辆百万以上的宝马汽车,其中电子产品的价值在70%以上,含有100个以上的微处理芯片。除军用运输机以外,最先进的空客A380飞机也是跨国设计制造,通过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分散在30多个国家1500家的零件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网络衔接,实现了飞机协同研制和配套采购。

从这些事例当中,足以说明什么是 信息化的工业化

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建立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也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再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没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就不可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没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也不可能实现。而且,唯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才有可能促进信息化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今天,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要实现的工业化,一定是信息化的工业化。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一定是一个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传统的工业化。

三、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以往的工业化路子相比较,要实现的工业化必须符合五个标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倍增作用,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的催化作用,从而积极推进信息化。但是还应看到,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的,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  用要求。所以,忽视工业化、离开工业化的信息化,必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片面发展信息化的道路也不可能走得通。

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焦点

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信息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依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脊梁”,极为重要。美国是世界上信息化最先进的国家,同时,也仍然是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当代先进制造业的代表,航天、航空,微电子、计算机工业等的“龙头老大”仍然是美国。如果没有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美国也不可能在世界信息革命中遥遥领先。1995年,我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仅为4.6%,美国为24%,西欧各国的总和为31.2%。有专家估计,2020年,我国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有望升至22.4%,首次超过美国的22.2%;而2024年西欧将降至19%。然而,占多大的比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拥有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早在200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达3.6亿元,占当年 GDP的 35.75%,占全部工业的79.69%。我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是,我国还不是制造强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我国的制造业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结果,劳动密集型居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制造业较少。作为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当代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力之一,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1/4,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形成依赖进口的局面。近几年来进口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每年均在1000亿美元,约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一半。所以,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也是信息化的焦点。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难点

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包含两个方面:即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两者的一体化构成了当代企业业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冒昧地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难点,在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工业企业信息化真正的难点,在于生产装备(即生产工具)的信息化。因为,信息化的生产工具是“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三位一体综合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是大量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综合、集成的结果。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基本上依赖于通用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通用的软件,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交通信息化建设等等,只要有资金,各地电信、移动公司就可以完成。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往往使许多企业在信息化的实践中,将重点放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上,强调企业资源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导致生产工具,即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成为两化融合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也正是我们企业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事实上,信息化的生产装备是信息化的制造业的核心,是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所在,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真正的难点,也是占领制造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