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州委副书记戴超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22.09.2014  13:44

  原标题:州委副书记戴超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中国甘肃网9月22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周维澍)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及时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进程,9月17日至18日,州委副书记戴超带领州扶贫办、统计局、民政局负责人到康乐、和政、东乡、临夏县、临夏市,先后深入1个省级精准扶贫示范村和4个州级精准扶贫示范村,重点就精准扶贫工作示范及推进、特别是如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每到一个示范村,戴超都与县、乡、村、社负责人、干部及群众代表座谈交流,详细询问示范工作进展情况、界定贫困村和识别贫困户的依据、标准和程序等,与大家深入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更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思路、途径和措施,仔细听取基层群众对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看法及满意度,全面了解掌握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调研座谈中,戴超指出,精准识别是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村、贫困户有效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建档立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5个县(市)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正在有序有力推进精准识别环节的各项工作,特别在解决贫困村难以界定、贫困户难以识别的问题上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积累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下一步制定和出台实施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

  戴超强调,总结5个县(市)的经验和做法,对如何更加精准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总的考虑是要坚持“四个不变”的要求,即国家和省上确定的贫困人口总量不变、贫困村规模不变、70%贫困人口在贫困村不变、30%贫困人口在非贫困村不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总量控制、组织引导、量化分析、群众评议。具体到贫困村的识别上,要以县为单位,采取村申请、乡申报、县审定的步骤,按照“七要素”识别法确定贫困村。在贫困户的识别上,要以村为单位,采用“四步走”识别法确定贫困户。“四步走”,第一步,就是“九不准排除法”;第二步,家庭“六要素”定性问卷判断法;第三步,家庭“七指标”量化综合分析法;第四步,群众评议法。同时,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精准识别工作的领导,注重程序,明确责任,夯实基层基础,为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提供坚强有力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