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临潭县:促进“绿色”发展 共建“绿色”家园

18.11.2015  17:41

   中国甘肃网11月18日讯 (通讯员 张彩霞 赵新章)近年来,临潭县各级党组织以构建“甘南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为目标,大力促进“绿色”发展,使全县森林面积大幅增加,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同时绿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的有机融合。

  项目建设主导,转型跨越,激活“绿色”发展

  临潭县以项目建设为依托,认真组织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农牧村环境连片整治、“引洮入潭”和异地搬迁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新建农牧民安置点51个,4066户农牧民迁入新居,向新疆生态移民、疏勒河库区移民5350户2.2944万人,累计植树造林3100余亩,草场围栏30万亩,完成天保工程19.3万亩,防护围栏1.12万米,分类式垃圾箱728个,建设垃圾收集屋118座,配置垃圾车11辆,保洁车233辆,群众“绿色”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促进生态产业,群策群力,撬动“绿色”发展

  各级党组织以乡村生态旅游业为突破口,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态产业,使“绿色”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亿元左右,累计发展农家乐500多户,游艇、游船10余个,旅游纪念品、土特产销售,餐饮等旅游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牛羊育肥户6700多户,存栏牛羊23.54万头(只),累计建成专业合作社823个,输转劳务4.57万人,创劳务收入2.73亿元,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提升发展档次,示范引领,彰显“绿色”发展

  按照集中连片分类推进的原则,实施了13个乡镇17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目前,羊永乡李岗村、新城镇吴家沟村、卓洛乡日扎村等17村已完成房屋改造、巷道硬化、环境整治、村级综合服务设施等,完成投资9251.5万元。投资1197.84万元打造了冶力关镇庙滩新村,被命名为“千村美丽示范村”。一大批生态文明示范村的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草原深处江淮人家”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用活用足帮扶,立足实际,助推“绿色”发展

  天津、兰州、靖煤集团等省州县帮扶单位通过送技术、送物资、送资金、送信息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帮扶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近3亿元,修建乡村道路311公里,农用桥梁39座,水渠11.5公里,改造危旧房9161户,农牧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牧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监管关口前移,务实重行,保障“绿色”发展。组织环保、林业、安监、国土、水电等相关职能部门持续开展全县环境安全大检查大整治,高度重视公路建设、旅游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共创建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6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绿色乡镇1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州级绿色学校2所,关闭矿山2处、采沙场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