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礼崩乐坏,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10.10.2014  13:14

   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主席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表明了中国在励精图治中发展经济、走上富强之路以后,向文明型国家的迈进。而一个古老民族铸造的核心价值,在现代民族国家格局之中,也将成为世界文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个民族而言,富裕与强大固然是国家成立的基础,而文雅有礼也是国民福祉的根本所在。《论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甚为繁荣,孔子不禁赞叹:“庶矣哉!”他的弟子冉有问他:人口如此众多,要如何治理?孔子回答:“富之。”要让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冉有接着问:富裕之后,怎样进一步治理?孔子回答:“教之。”这一“先富后教”的思想,构成当代中国的文化态度。

  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绵长的文明历史。在传统中国,儒学,尤其是经学,成为中国人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大宪章”,大凡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生活的改造,评价人物的价值标准,衡量善恶的基本尺度,都源自于儒学。正是经典体系所塑造的思想在一代代人中绵延不绝地传承,才成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的共同延续。而这些经典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并在历史的变迁中,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人曾认为只有批判传统、打倒儒学,才能换来中国的浴火重生。但是,百年回首,人们发现国家富强初步实现之后,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思考中国未来的最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曾撰文批评民国初年的“去中国化”倾向,认为中国自有其“国魂”,他说:“凡为国者,必有以自立也。其自立之道,自其政治教化风俗,深入其人民之心,化成其神思,融洽其肌肤,铸冶其群族,久而固结,习而相忘,谓之国魂。”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儒学不仅仅是文饰修辞的话语,而应该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落实其兴礼作教、抚民化俗的意义。在古代圣贤的理解中,作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的中国理想,并非止步于国富民强,更是塑造君子人格、浇铸文化内核。而且,对于一个现代国家而言,经典与历史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今天多元文明并呈的世界,“和而不同”的标准广为接受,儒家经典同样为思考现代国际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例如在国际关系中,从传统整体的“天下”主义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民族构成的“世界”理论;从“王道”的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时代以“霸道”为基础的国际格局,等等。

  稳健的推动传统文化建设,激活儒学的旧基因,培植儒学的新生命,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既是铸就一个礼乐中国的基础,也关系着中国以怎样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一个古老而成熟的民族,必定要时时聆听这个民族的古圣先贤们的教诲,从他们那里汲取经验与智慧,开创一个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