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崇信唤醒乡村"沉睡"资源 废旧窑洞变"聚宝盆"
中新网兰州1月14日电 (魏建军 吴文斌)1月中旬,寒风凛冽,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黄寨镇甘庄村窑洞养牛示范带,“赶着红牛奔小康”的标语格外醒目,沿着水泥小路,一排排整齐的窑洞牛舍前,今年64岁的脱贫户高会荣正在给料槽添加饲草。
近年来,崇信县把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沉睡”资源盘活利用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探索了“八种盘活利用”的崇信模式。昔日的废旧窑洞变成了窑洞养牛示范带,成了民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图为崇信县锦屏镇梁坡水街。(资料图) 吴文斌 摄旧窑洞变牛舍铺平致富路
高会荣说,他家里有三孔窑洞,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都住上了新房,窑洞就废弃了,村上建立了合作社后,他用窑洞入了股,年底还有分红,今年打算再购置小牛犊,在家里扩大养殖规模,“这是旧窑洞改造的,一年能挣3万元,家里还养了2头牛,其它时间还可以干干农活。”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建设成本,黄寨镇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立足窑洞背风向阳、冬暖夏凉、改造成本低的优势,对集中连片的101孔废旧窑洞进行了集中改造、盘活利用,带动全镇群众改造窑洞395孔,饲养红牛1710头。
2020年,该镇解决贫困户就业12人,人均月增收2400元,年收入2.8万元。还有“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养牛1.8万头,牛产业已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黄寨镇党委书记刘小鹏介绍说,该镇将利用废弃窑洞盘活打造一批集古村落保护利用、窑洞养牛增收、红色文化传播、非遗文化传承、农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体,走出一条产业连片开发、民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据统计,崇信县多措并举,全力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至目前,该县已建成个窑洞生态养牛示范带,累计改造废弃窑洞821孔,饲养红牛3430头,带动982户贫困户依托养牛脱贫致富。
闲置地变厂房 推动企业民众双赢
企业用地难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瓶颈之一,将企业厂房与闲置土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解决用地难题,又可以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崇信县积极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腾退出的土地用于农业产业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有序推进。
黄花乡高年村鸿诺果树保鲜库暨万吨冷链物流园项目,是该县招商引资建设的全县最大冷链物流园,项目规划投资2189.96万元,占地39.14亩。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黄花乡落实“保姆式”服务,当好“店小二”,为项目实施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服务。
“我家里有四个劳力,三十多亩地,顾不过来,保鲜库用了我五亩地,在这里打了四个月零工,挣了八千多元,好得很。”今年55岁的黄花乡水磨村脱贫户王文冒坦言。
黄花乡人大主席张崇平表示,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解决了企业用地指标,积极吸纳、安排附近的就业劳动力,民众得到了很多的实惠。
据了解,崇信县将腾退的557亩土地用于农业产业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了柏树镇、黄花乡果盘气调库等项目9项,解决了涉农企业用地指标紧张的难题,实现了企业和民众收益双赢。
空房子变商铺让乡村产业“活”起来
漫步在锦屏镇梁坡水街,水车徐徐,碧水青石,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草屋假山,路两旁的新农村民宅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小吃商铺鳞次栉比,俨然一副新时代美丽乡村画面。
今年50岁的梁坡村村民梁忠平在自己农家乐小院里说,之前他家十几间房子都闲置,得以与闲置资源盘活这个政策,他开起了农家乐,还雇了8个人,一个月营业额有2万多元。
据统计,梁坡村采取农户自主经营、返乡人员创业、社会资本开发三种模式,盘活闲置宅基地62亩,整合闲置门面71间招商59户,门店月营业额均达到1万元以上,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提高了民众收入。
梁忠平说,现在政策这么好,他准备翻过年把店面升级装修一下,完善一下崇信特色的菜品和土特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崇信。
如今,梁坡村整合了农户闲置门面,发展夜间经济,建成了梁坡水街夜市,建办了啤酒烤肉、特色饮食、农家乐等形式多样的夜市美食区,破解了用地困局,美化了乡村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
近年来,崇信县分类盘活土地1898.3亩,盘活利用率达到76%,把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等多项工作有效关联起来,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源,而且让闲置的资源活了起来,村内产业立了起来,生态环境美了起来,集体经济强了起来,闲置地变成了“聚宝盆”。(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