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多举措抓水保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甘肃网9月19日讯 (通讯员 柳倩)今年以来,崆峒区多举措抓建水保项目建设,始终把梯田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态治理结合起来,坚持走综合开发、示范带动的路子,积极引导群众在新修梯田中大力推广果品、地膜玉米、马铃薯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使梯田资源不断由规模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全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该区根据地域特点和农业产业布局,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进行实地勘察,统筹考虑降水量、土壤、土地资源等自然因素,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蓄水、节水、保水、管水、科学用水‘五水’齐抓,治山、治坡、治沟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打破农户地界、村界、乡界限制,全面推进规模化治理和片带式开发,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向集中连片规模治理转变,梯田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列入重点治理的小流域25条,其中6条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流域”。先后实施了世行贷款水土保持治理项目、中央财专项目、英国赠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项目和陕甘宁农综水保项目,同步整合扶贫开发、林网建设、基本口粮田、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强化监管、捆绑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项目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1亿元,治理小流域10条,新修梯田12.35万亩,建设梯田施工点48处,整修田间道路349条467.4公里,营造水保林1.58万亩,人工种草8112亩,封禁治理738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3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1%,修筑水窖、涝池等小型拦蓄工程263处。在新修梯田点上定植标准化果园1.1万亩,推广旱作农业8.5万亩,形成了崆峒镇2000亩旱作农业推广模式和柳湖-崆峒“公司+农户+基地”6000亩土地流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