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麻黄村的巨变

11.07.2014  11:59

盛夏时节,闻着芬芳的泥土气息,穿行在乡间小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尽收眼底。

7月5日,记者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崆峒区柳湖乡麻黄村,走进村子,处处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这里虽然离城市3.5公里,但由于山大沟深,自然条件恶劣,在两年以前,这里的村民仍然过着那种照明基本靠油、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日子。

原来我们村上的电连电视都看不成,电器更是带不起,每晚就盼着天亮。”柳湖乡麻黄村村民邢建录说起自己以前的生活有些忧伤。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什么路,娃娃上个学,沟里下不去,看个病都要用架子车拉,现在好了,刚看病回来,出租车一下开到了家门口。

52岁的村民任海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前几年,他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吃水,经常要在沟里人担驴驮,来回就半个早晨。他告诉记者,他家新房是去年六月份修的,再过一段时间就准备搬进去,自来水直接通到了房子里,以后再也不用拉水了,相信以后的日子肯定会红红火火。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日,任海银为了庆祝他哥哥的新房主体完工,特意买了一大堆鞭炮。现在,任海银每天早晨起得很早,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新房转悠,想到要马上入住,任海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我们麻黄村由于地理位置等各种因素制约,村民们只能通过村上的麻黄庙来祈求过上好日子,现在不一样了。”麻黄村党支部书记蒲志蓉自豪地说,近两年,我们按照“规划先行,产业配套,经济适用,节约土地”的原则,依托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资金,以示范引导、整村推进、提升品位为着力点,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监管建设,总投资1012万元,计划修建住宅50户。截至目前,已开工修建小康屋47户,建成主体44户;硬化道路1.3公里,硬化安置点主干道468米,铺平碾压巷道路基900米;已接入人饮工程47户;建成双列式养殖暖棚2栋。硬化村文化活动广场1190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达1190平方米,还整修了村部围墙140米。

新农村示范点的修建,使得麻黄村村民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如今路宽了、电通了、水来了,麻黄村村民即将过上期盼已久的幸福生活。?(通讯员 朱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