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区阔步迈向“国家级生态区”

14.07.2015  17:14

  通讯员 刘金龙

  每天清晨,在南山公园、滨河大道绿化带,不少市民在清新的空气中漫步、晨练。而每到节假日,崆峒山、崆峒古镇、十万沟……前去游玩的市民更是络绎不绝。“近几年来,崆峒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一位市民深有感触地说道。

  自2012年启动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工作以来,崆峒区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坚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创建活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逐年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近日,笔者在花所、白水看到设施农业的蔬菜大棚占据了近半川地。金伟源公司负责人唐丽萍说:“今年我们种了175棚的红提,20棚的草莓,光20棚草莓下来能卖60多万元。”该区以种植无公害蔬菜、反季节水果等为主的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并日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在花所乡天源牧业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将牛粪送入有机肥加工生产线。新建成的有机肥生产线,使昔日堆放在路边的秸秆、臭轰轰的畜禽粪便有了用武之地。天源公司负责人郭凯说:“天源农牧公司以肉牛养殖为轴心,同时大力发展玉米种植、有机肥加工、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形成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崆峒区优化农业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据悉,全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7万亩,推广旱作农业28.2万亩,栽植果园2万亩,修建梯田4.7万亩,完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8个,肉牛饲养量达到了40.4万头。

  与此同时,该区全面加快泾河源头绿色屏障构筑,新增造林绿化2.52万亩,在农村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沼气池6.9万口,同时进行改栏、改厕、改灶,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8.42%。结合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村镇环境整治活动,试点推行生活垃圾户收集、村清运处理模式,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突出现象得以改善。

  崆峒区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个利用水泥窑资源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这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正式生产后,已形成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300吨的能力,累计处理生活垃圾2.2万吨。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利用水泥窑焚烧垃圾,不需要补充燃料,不产生有害气体,垃圾燃烧后的灰烬还可作水泥原料,无废弃物排放,改变了传统垃圾填埋所造成的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理念。”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如今,平凉城区污水全收集管网建设已形成“六纵二十横”的污水主管网收集框架,累计铺设污水管网141公里,日收集处理污水量3万吨。城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共新建(改造)供热管网70.2公里,换热站97座,供热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市主城区全覆盖。

  近年来,该区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打造“神奇秀美崆峒山、天下养生第一地”的品牌,深入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2014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9%和14%。

  据崆峒区环保局副局长陈虎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空气质量、水质量、噪声环境质量均已达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4%、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人。如今,崆峒区正向“国家级生态区”的目标展开攻势,创建考核的22项指标中,现已完成指标建设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