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崆峒区"智能守护"村民:24小时"手机看家"尽在掌中

14.06.2019  00:21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13日电 (曹龙  魏建军)烟感报警器、家庭智能网管、红外幕帘报警器、可燃气体检测器……这一个个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记住的术语,如今倒成了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油坊村村民的常用词。对于这些专业术语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得从去年说起。

  2018年年初,崆峒区启动了“雪亮工程”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安国镇油坊村被确定为首个平凉“雪亮工程”——视频看家村级示范点。

  油坊村位于安国镇北部山区,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回汉杂居的村子,村里有王子坟、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社会治安等情况复杂,时常发生一些矛盾纠纷。“将油坊村定为试点,可以保护这里的文化资源,强化社会治安状况,提升民众的幸福感。”安国镇综治办副主任李晓玲说。

  同年12月底,油坊村综治监控办公室建成,在村口、文化广场等公共区域布设监控点6个,为李银霞等32户农户安装了高清摄像头、烟感火灾报警器、红外幕帘、家庭智能网关等监控设备,并为这些农户安装了手机APP,进行了使用培训。

  同时,村里聘用了20多个网格员,建立了十户联防小组,实现了组内成员资源共享。从此,油坊村有了24小时守护村民安危的“天网”“地罗”。

 

 

  “我现在无论到哪里,只要打开手机视频看家APP,输入账号、密码,就能看到查看自己家中的监控视频和公共区域的视频监控图像,一切尽在掌握中。”李银霞边演示边说,起初,这个工程刚实施时,她并不“感冒”,真正打破她偏见的,还是发生在她家商店的被盗事件。

  2019年春节,李银霞开在村部附近的商店被盗,丢失了部分现金。事情发生后,村委会通过存储监控平台,调取视频资料,找到了盗窃者。后经村治安小组协调,为她追回了损失。从此,李银霞就深深爱上了这个系统,还充当起了义务宣传员。

 

 

  “雪亮工程”让油坊村的村民们安全感满满,使“夜不闭户”成了新常态,但对已过花甲之年的马大爷来说,他和邻居们的安全感却是来自于坐落在自家门口的一个警务室——姚静警务室。马大爷每天看着“开门迎客”的姚静警务室,都会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2019年,崆峒区将社区民警下沉到网格、定在网格,建立了以优秀民警名字命名的社区警务室。姚静警务室管辖范围含3个警务区、14个网格,警区内有2所清真寺、7所学校幼儿园,1600余家单位,商业网点多、流动人口多、社情相对复杂。

  “将新民路社区警务室命名为姚静警务室,对我个人来说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姚静警务室负责人姚静说,警务室的建立,促进了综治网格与公安网格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整合了基层管理服务资源,形成“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社区综治警务新格局,有力地助推了平安崆峒建设。

  “扎实推进平安崆峒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危害群众利益的‘村霸、乡霸、行霸、市霸’等黑恶势力,特别是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以‘零容忍’的态度,出重拳、下狠手,绝不姑息养奸。”平凉市委常委、崆峒区委书记陈铎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崆峒区已配备区、乡、村三级网格管理员383名、一线网格员1636名、综治E通手机1395部;投资572.67万元建成崆峒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建立了安国村、油坊村两个“雪亮工程”村级平台示范点,为186户群众安装“手机看家”系统。(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