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崆峒好老师张惠霞:扎根乡村育桃李

05.09.2014  17:42

  通讯员 刘金龙

  甘愿在乡村教育岗位上扎根30年,成为家长称颂的“好老师”,学生心中的“好妈妈”,同事眼里的“好榜样”,她就是纸坊沟小学校长张惠霞。

  1984年,张惠霞走上了安国乡闫家沟小学的三尺讲台。那一年,她刚刚高中毕业。冬天,她为学生架炉子生火;夏天,她为学生洒水扫地。她的宿舍平时是学生的开水房,学生有病时又是临时的病房。

  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张惠霞被牢牢“”在班主任的位子上。不管是在安国乡闫家沟小学、青龙乡翟家湾小学,还是后来柳湖乡剡家沟小学、八里小学,现在的纸坊沟小学,历年来,她所教班级的教学效果长期居片区前列。她用心工作,成为人们心中的“好老师”。

  单亲学生马丽红等同学多次面临失学,张惠霞为他们交纳本子费,买鞋、买衣服,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补课;每学期都要给特困生贾春花和李斌同学送钱、买学习用品;给患障碍性贫血症的麻文丽同学捐钱治病;经常给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的任伟同学和父亲病逝的周辉同学买鞋和学习用品;在5.12抗震救灾中,她除了规定捐助金额外,另外多捐助了2000多元……三十年来她给学生花了多少钱,捐助了多少东西,自己已经记不清了。

  “这些逆境中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努力,让我很受触动,也让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张惠霞说。

  张惠霞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了母亲般的关怀,10多本记录本是他们感情的“见证者”。张惠霞将她与学生发生的点滴,都记录在本子上,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家庭背景、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学习状态等情况都要知晓。这让她对学生了如指掌,做起思想工作来总能对症下药。同事们都说,张惠霞是一个比母亲还了解孩子的“妈妈”。

  1993年,由于教学需要她被推选到管理岗位并承担着语文教学工作,爱人劝她说:“算了,孩子还小,你自己身体又不是很好,在家里还要侍候年迈的公婆,作好常规教学工作就可以了。”可她左思右想,觉得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还是决定试一试。这一年,可以说是她最艰辛的一年,在家庭和事业面前,她就像一个被抽着的陀螺,不停地转着。

  学校每位教师的课,她都听过,积累着厚厚的一叠听课笔记,哪怕再忙,她也会见缝插针地和老师一同切磋,张惠霞始终认为:“和老师评课讨论,是很好地自我学习的机会,从中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所缺少的知识。

  张惠霞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具有个人风格的语文教学方法,先后参加了省、市级6项课题研究,结题5项,在国家、省、市教育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18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奖励。

  从教30年来,张惠霞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青年教学能手”、“语文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平凉名师”……在张惠霞家里,各种奖状、荣誉证书一大包,在同事看来,张惠霞是“最富有”的教师,是同事心中的“好榜样”。

  张惠霞获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桂冠,高兴之余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她说:“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无愧赋予我的这个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