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灾区告别“板房学校”

30.08.2014  12:54

  记者 王雨 通讯员 白文科

  8月27日,岷县地震灾区开学仪式在梅川镇永光村车路小学举行。至此,全县地震灾区1.5万多名中小学生按时开学,告别了“帐篷学校”“板房学校”,走进了新的教室。

  去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造成岷县230所学校不同程度受灾,95所学校严重受损,电教设施、教学器材、课桌凳等近万件教学设施遭到损坏,全县1.5万多名中小学生被临时安置在“帐篷学校”和“板房学校”学习。

  记者从岷县“7·22”地震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一年来,岷县把教育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作为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建设工期,优化施工方案,集中力量,昼夜施工,全力以赴保质量、抢进度,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全县受损学校全部完成修建和维修加固。

  “全校101个学生全部报到,今天下午我们就正式开课了。”车路小学校长李想林说,“现在的教学大楼总投资262万元、建筑面积1086平方米。学校能够按时建成开学,师生们高兴极了。”

  当天,在梅川镇永星村永星小学,教师们忙着洒水、扫地、领取粉笔,收拾桌椅;一拨一拨的学生来回观看新的教室,脸上写满了兴奋与好奇。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在新安置的健身器材周围玩耍,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

  永星村是岷县漳县6.6级地震重灾区之一,村里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永星小学校舍也出现了墙体裂痕,震后师生们搬进了由兰州军区援建的临时“板房小学”。永星小学校长张建栋介绍,受损校舍经过修缮加固,经专业技术部门鉴定已完全具备使用条件。板房教室也将根据实际需要用作储藏室、图书室和办公用房。

  地震中,梅川镇文斗九年制学校的教职工宿舍严重损毁,学校教学楼墙壁破裂,墙体出现裂缝;教学实验仪器及计算机等设备大量损坏……现在,新的教学大楼建成,教室里窗明几净,开学第一天,同学们用粉笔在黑板上书画情感。三年级的黑板报上面写着:“虽然地震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我们一定会坚强地站起来,克服困难,认真学习。”

  “灾难让孩子们一夜间成熟了许多。”文斗九年制学校校长杨峻坪说,“在经历了灾难的考验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让我们畏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