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互联网+药材”助力“千年药乡”精准扶贫

23.10.2015  12:51

    甘肃岷县:“互联网+药材”助力“千年药乡”精准扶贫

当归籽用做来年春耕 杜雪琴摄

等待出售的当归 杜雪琴摄

秋收 杜雪琴摄

上等的当归刚刚出土 杜雪琴摄

药农在自家院子里晾晒党参 杜雪琴摄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寒露刚过不久,甘肃岷县,这个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西北县城,已蒙上淡淡的冬意,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该县的当归丰收。

    此时正是当归收获好时节。在岷县梅川镇的田垄畦边,到处都是药农忙碌的身影。

    梅川镇有46300人,耕地5.5万亩,其中药材种植每年平均4.3万亩,人均收入今年能达到近6000元,仅药材这一项就4000多元。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当地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与标准化,在镇上建立起了比较规范的药材种植基地,和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梅川药材加工园区,并积极培育了一批药材种植能手与电子商务人才。

    梅川镇永星村的村民包冬来是中药材种植大户,也是梅川镇的药材种植能手,他家从祖辈传下来,世世代代都种药材,总共有13亩地,其中就有8亩多种植中药材。

    “我们种植出优质药材,以每斤高于市场价3-5块的价格卖给本地电商企业家。年景好的话每年有10多万收入,即使药材市场不景气每年也有4万多的收入。”包冬来说。

    他口中的电商企业家,其实就是淘宝店“岷县当归人家”的老板於军强。於军强以前也是农民,也过着农忙时种药材,农闲时节外出边打工边摆地摊卖药材的生活。只是在2010年淘宝正热时,朋友一句“可以在淘宝上试试卖药材”提醒,让这个本就不安分的年轻人从学习开电脑,一步步到今天,成为拥有15个员工,年收入过千万的电商企业家。

    “我们以每斤高于市场价3-5块的价格收购药农精品药材,然后把药材进行加工包装,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消费者手中。梅川镇永星村是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整村推进’的一个试点村,这个试点如果成功,我们企业会在全县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来进行全方位的推广电商+优质药材。”於军强说。

    据了解,於军强和他的“岷县当归人家”已经在全县免费举行过5次电商培训会,每次参加培训人数都在100人左右,经过培有十几个人已经把淘宝店开起来,并开始盈利。

    岷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陇南山地接壤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资源和多样性生态环境,与中药材生物特征非常吻合,适合多种地道、优势地产中药材的生长发育,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中药材238种,是全国“地道”、优势地产中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201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近20亿。农民总收入的40%就来源于药材种植。

    2015年,岷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契机,抓住国家将当归列入药食同源目录的机遇,依托企业建立国家级当归基地,推动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开发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了岷县当归的价格话语权。

    “药材是岷县人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将会在全县每一个村都成立一个电商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不断提高地道中药材品质。并通过电商向全国消费者推介岷县优质的中药材,不断增强其市场美誉度和占有率,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局长付平向记者介绍说道。(杜雪琴 摄影报道)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