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故里谱新篇 ——庆阳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纪实
第六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举办期间,庆阳市13家中医药生产企业集中展示产品。
9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庆城县举行,来自全国的知名中医药专家共同探讨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
庆阳市作为“岐黄故里”,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传承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已外化于广大市民的生活习惯。
近年来,庆阳市立足资源优势,确定了打造“岐黄故里、养生圣地”品牌的发展目标,以中医药示范市创建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龙头,推动全市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构建中医服务网络
9月12日,在肖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里,几位正在接受理疗的村民介绍,这里的医生不仅拔罐、针灸手法专业,服务态度也好,很有耐心。
“很多人是认可中医治疗的,自从卫生院设立了中医馆后,来理疗的人很多。”肖金卫生院院长邵亚洲说,像这样的中医馆在董志、彭原、什社等乡镇卫生院,以及西峰区北街、西街、南街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设立。
目前,庆阳基本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县中医院为枢纽,乡村院所中医药队伍为基础的三级服务网络。据统计,全市共有1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7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2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1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14个省级、57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2个省级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73所市级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及467所市级中医特色村卫生所。
“中医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有非常好的效果,并且相比西医,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这两年,经过不懈努力,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前来看病就诊的群众也充分享受到实惠。”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胡胜根说。
继承创新特色疗法
庆阳市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实行中医药业务量与床位补贴双向挂钩,规定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为综合医院的1.5倍。新农合参合农民在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起付线降低20%,使用中医药的报销比例提高10%。
近年来,庆阳市把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突破口,在行业管理和医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将“治未病”内容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中医传统疗法服务。
“医院分别成立了中医药‘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诊疗项目包括药物贴敷疗法、针挑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热敷冷敷疗法等20余种治疗方法。”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副院长宋继红说。
打造绿色健康品牌
2015年,庆阳市提出建设“一城一园一址三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中医药示范城市,将庆城县建成全国岐黄中医养生文化名城;形成以庆城和西峰为核心、其他县为辐射的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带动文化、教育、科研、医疗、保健事业协调发展。
同时,庆阳市以岐伯中医药研究所为主体,以庆城岐黄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为主打市场,研发制作拔罐器、刮痧机、保健锤、艾灸器、穴位图等中医养生器械、养生保健品、养生文化产品和养生纪念品,推广养生保健之术,吸引游客,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了药膳科,将药膳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和营养改善上。协同推进全市中药材规模种植工作,继续加强对中药材的开发研究,重点从精深加工技术、中间物和萃取物提取技术、成品二次开发、非药用(如化妆品和食材)用途等方面进行研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形成陇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实现融科研、应用、示教、产业为一体的目标。(通讯员李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