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腐败是一坨一坨的一动就塌方

07.03.2015  03:51

    6日下午,来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面对72家中外媒体近150名记者对山西反腐的追问,直面家丑。他坦言对山西大面积腐败的痛心、继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重振山西政治生态的信心。

    去年两会前夕,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金道铭和吕梁市市长丁雪峰被中纪委带走调查,山西反腐风暴的大幕由此拉开。一年多来,杜善学、令政策、陈川平、聂春玉、白云、任润厚等多名省级领导干部纷纷落马。此外,山西2014年全年处分市厅级干部45人、县处级干部545人,全省累计处分违纪党员干部15450人。

    山西的腐败曾经严重到何种程度?“它是一坨一坨的,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塌方”,这是王儒林对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形象描述。

    王儒林说,腐败形势呈现三个特点。第一是量大、面广。第二个特点是集体坍塌。第三个特点是严峻复杂,贪腐不择手段,涉案数额巨大。

    分析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的原因,王儒林说,首先就是党不管党,没有从严治党;其次,没有从严治吏,导致权力失控;第三,党员干部没有拧紧总开关,发生道德塌方;第四,没有从严查处,养痈成患。

    过去一年,随着山西大量腐败案件被查处,各级政府和部门大量岗位空缺,仅省管干部就缺编300多人。王儒林说:“如何选人用人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目前在空缺的岗位当中,有3个市委书记、16个县委书记、13个县长。这些岗位不能长期空缺。”王儒林说,“我们一直是在重视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山西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主要是吏治问题。”王儒林说,“所有腐败行为中,吏治腐败是核心性腐败,是腐败之母,对党的肌体杀伤力最强,老百姓最为痛恨。山西要净化政治生态就必须刷新吏治,从严治吏。

    王儒林说,山西省委正在对吕梁市和山西省交通厅这两个曾经的腐败重灾区充实调整领导干部。此次考察选拔干部,山西省委有两点“特殊考虑”:第一是要在全省范围选干部,为腐败重灾市和部门配备干部,配齐配好;第二点,千方百计在重灾区发现好干部,而且要能够把好干部用起来。他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性用人导向。过去劣币逐良币,现在要把良币找回来、用起来。

    “我始终认为,山西多数干部是好的。”王儒林说,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从严治吏,在选人用人上下工夫。坚持甄别处理一批不廉洁、乱作为的干部,调整退出一批不胜任、不作为的干部,掌握使用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好干部。

    王儒林说,未来山西将继续以雷霆万钧之势高压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实现“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目标。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