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一方画 ——张掖市创建“祁连画派”综述
前不久,“祁连画派”创建暨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河西学院举行,上百幅充满祁连风格的优秀画作在该院美术楼展出,博得现场观众称赞。然而在半年前,“祁连画派”还仅仅是一个概念。那么,“祁连画派”究竟是如何面世?又是如何取得初步的成果?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破题:一方画家情系一方山水
纵览祁连山,蓝天白云、冰川雪峰、森林草原、崇山峻岭、河流湿地,各种地貌汇于一地;横眺祁连山,东西绵延八百公里,寺庙古刹、石窟佛像等人文古迹星罗棋布。
如何让壮美的祁连山水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在历史长卷中,这需要地方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魄力。
“时代有呼唤,文艺界理应有行动,只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打造具有河西特色,能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美术品牌,才不负这伟大的时代。”张掖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说。
“作为祁连山水养育的美术工作者,我们应该拿起手中的画笔,以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为依托,立定精神,坚定信念,咬定祁连山,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拼搏,定会踏出一条新路、创出一个画派。”谈到“祁连画派”,河西学院退休教师孙仁儒信心满满。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画家,一方画家讴歌一方山水。
今年,张掖市提出创建“祁连画派”的倡议后,得到了省美协的大力帮助支持和祁连山周边地区美协的积极参与,本土艺术家们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响应,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反映祁连风貌、西部气魄、丝路精神的美术作品应运而生,祁连画派的艺术脉络在张掖大地、河西走廊愈加鲜活。
共识:包容、合作、传承、创新
任何艺术流派的发展,艺术工作者都是最核心的要素。推动艺术创作走向繁荣,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努力探索,也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支持。
今年5月,张掖市祁连画院揭牌,标志着“祁连画派”创建工作正式由概念付诸行动。
“‘祁连画派’的成立,让我们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心愿得以实现。”裕固族画家安吉斯珂说。
“祁连画派”创建工作开局良好,但要真正在河西乃至全国打响这一文艺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与“祁连画派”创建工作的各方人士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凝聚各方智慧力量是当务之急。
6月,张掖市召开“祁连画派”研讨座谈会,省美术家协会主要负责人及河西五市、青海省祁连县文联、美协负责人以及省内书画界知名人士云集张掖,共商“祁连画派”发展之路。
“‘祁连画派’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饱含深情的名称,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更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连接祁连艺术通往全国的道路。”河西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张敏说。
“我们钟情祁连山水、讴歌祁连精神,是祁连魂魄、山水精神、中华文脉传承之博爱。‘祁连画派’的创建,必将激励大家创作出更加具有祁连风格、祁连特色、祁连意境、祁连精神的美术作品。”青海省祁连县文联副主席聂文虎说。
与会人员表示,“祁连画派”的创建,应该发扬包容、合作、传承、创新的精神,激活传统艺术,体现时代风貌,凸显祁连风格,逐步形成自成体系的美术创作理论基础,用优秀作品回报这片热土。
展望:从文艺高原迈向文艺高峰
11月29日,“祁连画派”暨创作基地揭牌,细观上百幅“祁连画派”画作,浓郁的祁连气息扑面而来。以雪峰、草原、河流、沙漠、丹霞为代表的祁连风光惟妙惟肖,干部群众工作、生活的场景生动鲜活,国画、油画、版面、水彩画争奇斗艳,创作内容丰富,表现技法多样。
据了解,祁连画院自成立以来,已举办3场画展、2场研讨会、1场美术作品点评,吸纳了22位画家。
近期,该院还将举办水墨人物画长卷《裕固千秋展》《胡有权画展》《祁连魂·祁连颂》河西巡回展、祁连画院作品兰州展等,成立互联网文化艺术创客园,把祁连绘画艺术推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记者齐兴福 通讯员郭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