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山丹县大寨村:一个贫困村的三年嬗变
通讯员 何天新
山丹县东乐镇大寨村自然条件艰苦,干旱缺水、人多地少是该村的真实写照,村民生活条件艰苦。然而,说起大寨村近3年来发生的变化,村民们都说是“三年走完了十年的路”,村子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步伐最快、成效最明显。据统计,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8元,较上年实现了大幅增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5元,比2012年增长27.7%,净增1570元。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393元以上。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在短短3年时间走上了奔小康的阳关大道呢?走访中,当地农民无不称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好处,无不褒扬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对村社的无私帮助,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思想观念转变带给自己的巨变,村民们说:“干部们从思想上转变了我们的陈旧观念,鼓励我们走产业致富路子,使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找准了发展步伐、制定了发展策略。”
大寨村是山丹县委组织部的联系村之一。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县委组织部领导干部多次来到村里,和村民一起探讨发展规划、制定发展蓝图。在联系单位、干部的大力帮助下,村里按照“养殖先行、项目引领、党建科学、强村富民”的思路,实施了换脑、育种、造血、夯基“四项工程”,迅速开展了科学种养增收入、化解矛盾促和谐、工作创新树亮点、建设美丽新农村、服务基层抓党建“五个专项活动”。大寨村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路子,3年的成效是显著的,村里总结了4条成功经验。
一是实施“换脑”工程,转变思想观念。
双联行动中,大寨村把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作为首要任务。近三年来,共举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种植养殖技术讲座10多场次,举行文艺演出2场次,彻底消除了等靠要的思想。“对各级干部的帮扶要知足,对自己的发展永不知足”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换脑”,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着重从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夯实等方面制定了全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同时帮助每户特困户谋划出可行的脱贫致富计划,实现了村有发展路子,户有致富途径。
二是实施“育种”工程,培养新型农民。
把“育种”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环节,按照“走出去,请进来”办法,积极开展政策、技术、创业三位一体培训,着力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加强政策培训,发放法律法规手册、政策宣讲读本、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选编等学习资料,开展法律政策进农家活动,干部入户访谈3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多册;加强技术培训,邀请农业科技专家,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8场次,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20多人次赴甘州、永昌以及兄弟乡镇考察学习,大寨村通过从思想、技术、文化等方面入手,学习“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先进理念,培养了如刘育才、窦志凯、柴希国、晏玉生等一批既能扎根农村、又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营销能手、创业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活动,群众的法制意识、感恩意识、进取意识和创业意识进一步增强,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是实施“造血”工程,培育富民产业。
把“造血”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核心工程,着力解决发展资金不足、产业开发滞后的问题。
在破解融资难题方面,抢抓政策机遇,形成加大投放贴息贷款、有效激活民间资本,积极争取社会捐助“三个融资渠道”,投放妇女小额贷款100万元、双联惠农贷款80万元。聚集农民闲散资金46万元,帮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争取社会各界捐助19万元。
在培育富民产业方面,着力培育种植、养殖、劳务三大产业。即:加快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扶持壮大规模养殖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立窑湾养殖小区1个,按照大规模小群体的养殖模式修建养殖暖棚60座;调整产业结构和作物布局,采用三分之一的种植模式,收割小麦、大麦、孜然后复种饲草料,面积达到600亩;全村千只以上的养羊户2户,百只以上的养羊户达18户。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增加1696元,达到7118元。进一步加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年输出劳务300人,年创劳务收入400万元,全村转移性收入100万元,劳务及转移性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
四是实施“夯基”工程,提升服务水平。
把“夯基”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任务,加快水田路电林建设力度。采取农民自筹出一点、投工投劳补一点、共建单位扶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项目建设投一点、施工单位垫一点的“七个一点”办法筹措资金。至目前,全村完成通村道路硬化3.6公里,贫困户危旧房改造66户,1、2、4社居民点主街道环境绿化,栽植各类苗木8200株,同时种植村公益林42亩,更新机井3眼,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处,并配套建设高标准农家书屋一处,在1、4社新建小型文化广场1处,配套文化舞台和健身器材,并在村委会路口新建牌坊楼一座。
围绕村“两委”换届试点工作,采取“两推一选”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级班子,将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了村干部队伍,增强了村级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按照便于党组织开展活动、便于发现培养干部、便于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原则,衍生党组织的新内涵,同时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2015年,村里将按照省委王三运书记提出的双联行动“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对双联工作新要求、新任务,结合全村实际鼓足干劲、加大油门,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