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           莫负韶华 ——记经济管理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金莹

28.06.2016  23:34

【编者按】在喜迎70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讲好甘农故事,传播好校庆声音,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实现梦想的创业激情,为70周年校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学校把先进典型选树、推荐、宣传作为迎接70周年校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党委宣传部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荐2016年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即日起,学校新闻网、学校官微将陆续刊发我校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希望能发挥典型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号召、鼓舞更多师生向他们学习。欢迎各单位踊跃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电话:7631163。

在甘肃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个女孩:

本科学习的四年时光里,她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标兵”、 “三好学生”、“优秀团学干部”、英语单项奖学金、读书文化月“开卷有益”征文大赛三等奖、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队员”、辩论赛“最佳辩手”、经济管理学院“经管英才”等各类奖项。2011年,她作为一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顺利闯入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演讲大赛,荣获甘肃省“星光奖”荣誉称号。2013年9月,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始终保持第一名的她,以独立作者的身份荣获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甘肃农业大学“优秀作品奖”,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甘肃赛区二等奖,“新东方”英语口语演讲大赛甘肃农业大学二等奖,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篇,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6年毕业季,她在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的招聘中,战胜了很多985、211学校的硕士研究生,顺利签约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

她就是金莹,我校经济管理学院2016届硕士毕业生,一个来自兰州的回族女孩,普通却又不平凡。初次与她见面,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热情、开朗和自信深深感染着记者。我们眼中看到的她是一个如花似火的女孩,她的人生正如她的名字一样,闪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尽管如此多的光环萦绕在她周围,但并没有让她感到自满,而是给了她继续奋斗的勇气,如今的她即将要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她的故事应该被更多人了解。

似水年华   一路向前追随

青春年华踏出了坚实的足迹,四年光阴划出了美丽的弧线。大学本科的生活充满青春的气息和跳动的兴奋,对于很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而言,有太多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而金莹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己的记者生涯。大一时她选择加入大学生通讯社,此后一坚持便是四年,即便每天的生活忙得有些让她喘不过气,她还是会坚持在深夜赶稿,校园新闻网、兰州晨报时常会看到她专业性的话语。“我感谢在通讯社的四年光阴,在这里,我认识了热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学长,收获了友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谈到在通讯社的日子,她一脸满足。

从小生活在甘肃兰州的金莹,对自己的家乡无比热爱。她说,她想做一名民间使者,让更多人重新认识甘肃、爱上兰州。本科期间,她用课余时间学习导游基础、导游业务、导游法规和甘肃导游等旅游专业的课程来考取导游证。“那段时间我得了泌尿结石,考试当天上午我去医院做了体外碎石,下午过去考试,但是好在顺利通过了。”金莹的语气中透漏着满满的欣慰。就这样,2012年,她如愿考取了导游证,成为一名导游。

作为一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金莹非常热爱学习英语。凭着对英语的热爱,怀揣着锻炼自己的希望,一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就这样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的现场。比赛期间,恰逢上海世博会,身为兰州人的她,决定从最普通的视角——兰州小吃入手。牛肉面、热冬果、甜胚子等这些新鲜的名词在她的描述下,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就这样,金莹最终坚持到了决赛,面对来自高校英语专业的优秀学生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一步步战胜了竞争对手,最终荣获“星光奖”荣誉称号。

她说:“人这一辈子,不会为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只会为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遗憾”。本科四年,她拥有过辉煌成绩,却没有成为学习的机器,而是在生活的每一个舞台上挥洒着她的青春,这背后的辛苦付出,除了她本人无人知晓。

默默耕耘   终会花开似锦

2013年9月,金莹正式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之路。研一修完所有研究生课程后,研二她便进入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学习。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在校生,她与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等名校毕业生同处一个办公室,其压力可想而知。但是骨子里带着韧劲儿的她,一开始便咬紧牙关,决心要证明自己。

或许,人只有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能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从而快速成长。在情报所的工作,很多任务与她的专业无关,甚至是她从未涉及过的领域。但是不服输的她,上网自学CAD和VISIO软件,每天晚上熬夜画图,两年的时间她不但要保证正常工作,还要准备自己的论文。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了周末、没有了朋友聚会。其他员工“朝九晚五”,她却不知疲倦地重复着早上八点去单位,晚上十点半踏着夜路回家的生活。

金莹说:“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学会认清这个社会,但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再苦再累,都是自己的选择,你可以抱怨,但绝不可以放弃。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在研究所工作期间,金莹参与国家软科学项目《甘肃省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调查与评估分析研究》《基于兰白协同创新系统的兰州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参与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甘肃省推广CSA模式的对策建议》;参与甘肃省星火计划项目《甘肃省农村科技扶贫机制与模式研究及示范推广》;参与甘肃省发改委项目《甘肃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参与《甘肃省“十三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项目研究》《“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第一批骨干企业技术路线图”项目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在北大核心、中文核心、科技核心、CSCD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国农学通报》省部级核心期刊《甘肃科技》分别发表论文共三篇。其中论文《甘肃省主要城市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受到了很多学术人士的好评与关注。

虽然我们学校不是名校,但是我们和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样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演出,学校就是一个舞台,我们的舞台可能不是那么富丽堂皇,但是要记住台下的观众是来看演员表演的,我们把自己的戏演好就行,不要抱怨舞台怎样。”金莹用自己的努力向我们证实了她所说的每一句话。

以梦为马   趁我还有年华

在研三找工作期间,由于专业关系,金莹向很多金融行业投递了简历,光大银行、浦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中国人寿等,这些单位的考试她全部通过,纷纷向她投来橄榄枝。但她还是想去高校当任课教师,因为她更喜欢学校的学术氛围,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一个人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前进”。金莹用掷地有声的话语告诉我们。

面对岗位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金莹从容不迫。当面试官问到“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甘肃农业经济该如何调整”这种大而宽泛的问题时,她通过列举现今生活的实例,用专业知识提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各项指标,精彩的回答俘获了面试官的“芳心”,也让她顺利战胜了其他名校的对手,光荣的成为一名大学教师。记者和她的谈话间,发现她是一个能把经济学知识融入生活,利用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把艰涩难懂的经济学概念讲得深入浅出、透彻明白的女孩。她以非常生活化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机会成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经济学概念,使得一次都没接触过这些术语的记者毫不费力的理解了。

青春,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唯有最艰苦的等待以及最长久的坚持,才能在人生的红毯上走得步履轻盈。金莹花了七年的时间描绘出了自己灿烂的青春,这七年承载了太多的泪水,她要感谢她的父母,谢谢爸爸妈妈的包容和关爱;感恩她最尊爱的导师陈秉谱副教授,谢谢他这三年来的教导和帮助。但我想,她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自己,感谢自己的不言放弃、自强自立。

金莹毕业寄语: 七十载春华秋实,造就精英无数;七十载沧桑砥砺,培育桃李满园。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都记录着每个农大人的美好年华,让莘莘学子引以为傲。青春开始于斯,必将灿烂于斯。感谢母校在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祝愿我最亲爱的母校更加辉煌!甘肃农业大学,我永远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