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毕业生群英谱】归乡梦有期——记动物医学院2014届毕业生张晓彦

19.06.2014  14:08

编者按:校园道路两旁的梧桐依然翠绿,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离开母校,走向人生新的舞台。在农大求学的这几年,他们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和最无悔的青春年华。母校也见证了他们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为了更好地展现学校育人成果,全面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学校新闻网将陆续刊发我校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希望号召、鼓舞更多同学向他们学习。我们也衷心希望,全体2014届毕业生能拥抱自信与成熟,未来路上,即使千难万险也不退缩,即使崎岖坎坷也勇敢迈进。因为,不管走到哪儿,他们都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人!敦品励学、笃志允能,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诚朴博学、慎思敏行将伴随他们一路前行,在新的广阔天地中开拓进取,谱写出人生新的华美乐章!

六月校园的话题总是离不开毕业。又是一年迎来送往,大四学子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校园,走向广阔的社会大舞台。毕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面临的便是就业。在大家还忙碌于五花八门的招聘会,准备各种考试的时候,他却多了几分闲适与淡然,他就是我校2010级动物医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张晓彦同学,他于今年3月25日通过招聘考试,以超过第二名八分的绝对优势获录,成功签约平凉市静宁县畜牧局。

 

 

错过也是种美好

 

初见张晓彦时,就发现他不甚言谈的性格里带着许多稳重。谈到现在所学的专业,张晓彦把时间拉回到四年前。2010年填报大学志愿时,他一心想要学医,却没想到阴差阳错被录取到了甘肃农业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面对这样的结果,张晓彦却毫不抱怨,反倒是欣然接受。

反正都是医生,只不过是医治的对象不同罢了。”张晓彦轻松的说道。他从未因当初的错过而感到遗憾,四年里用最大的热情对待着这份有些“意外”的学业。

我们多少人总是因为得不到而苦恼,有时却忘记了低头看脚下的拥有的路,张晓彦虽然是农大学子中最平凡不过的存在,而他却演绎着自己不平凡的青春,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厚积方可薄发

 

当许多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立志扎根繁华大都市时,张晓彦却选择了回归家乡。四年间,他或许有过迷茫,但是回到家乡这一信念却从未改变。当我们问及他为何不留恋这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的城市时,他的一番话让人至今难忘。“都说农村娃上了大学就再不回农村了,身边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也都打算签城里的公司。城市固然什么都便利,可是我们这些有文化的人都离开家乡了,那么我们的家乡谁来建设呢?难道还要靠着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幸苦劳作吗?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正是怀着这份执着,他从大二起就开始关注着社会各方面的招聘信息。大二时跟着同学去跑人才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都是大学生,学历最低的也是本科文凭。看到这些后,他才明白了现代社会大学生早已不是香饽饽,工作机会还得靠自己去争取。大三起,张晓彦就瞅准了静宁县畜牧局的招聘机会。他通过各方渠道与2013年参加招考的学长取得联系,详细地了解考试流程,备考内容,甚至是考试时的每一个细小问题,他都谙熟于心。

从确定自己报考静宁县畜牧局后,张晓彦就开始为来年的考试做准备。每天早出晚归上自习是必不可少的,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他也兼顾实践学习。积极地跟着老师做实验,参与课题研究。提到当时做实验的过程,张晓彦说,“当时做小动物实验的时候,一开始班里好多同学都不敢动手,我觉得这是以后必须要用的技能,所以也就没有害怕过。”他兴致勃勃地给记者讲述着。大三假期时,他在大北农集团实习,希望能将理论与实践生产结合,更好的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

 

细节决定成败

 

2014 年3月17日 ,对张晓彦来说是个期待已久的日子。晚八点,张晓彦随时关注的静宁县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畜牧医学疫控方向招收一人。这个消息对张晓彦来说既是意料之中又有些许不安,毕竟招收名额只有一个,前方要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挑战。在经过充分的备考通过初试后,面试的日子也很快到来。与他一起参加面试的考生实力都不弱。而他在面试当中发挥超常,以超过第二名八分的绝对优势获录。

这次考试的经历是张晓彦久久不能忘怀的,决定他去留的那道题正是前一年参加考试的学长没有答对的题目,他在之前与学长的交流中细心的记下了那道题,没想到今年自己恰巧抽到了同样的题目,作答起来也就娴熟自如。

对于张晓彦的这次成功,他自己归功于运气。在他谦虚的言语中,我们知道这里面更多的是他平时留心细节,认真备考的结果。签约工作单位后,张晓彦并没有闲下来,四月份就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在西固某养殖场,他学到了更多日后基层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目前,他正在积极准备兽医资格证的考试。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张晓彦生活里的理想与梦想都与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为家人生活的幸福。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张晓彦不仅默默编织着自己的人生之梦,他的大学精神同时也承载着当代大学生的家国之梦。而实现中国梦,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张晓彦一样的青年勇于担当,使我们的青春无处不闪烁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