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合作理念,作出正确抉择——在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

20.02.2017  2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王毅

  (2017年2月17日)

  尊敬的伊辛格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应邀出席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同各位新老朋友共同探讨维护国际安全与发展之道。

  2002年,我曾出席过慕安会,记得当时大家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恐怖主义。15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前的问题单却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棘手。除了恐怖主义威胁依然严峻之外,还增加了世界经济低迷失衡、地缘冲突恶化加剧、难民危机愈演愈烈、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遭遇挫折等等一长串新的挑战。

  世界怎么了?这是一个问题,一个事关人类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看到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应当重回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有人说,世界已经失序,既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需要推倒重来;有人说,恐怖主义已无法消除,由此将引发新一轮的地区动荡和文明冲突;还有人说,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的矛盾难以调和,世界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早已不是我们第一次对现状进行反思,对未来作出选择。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曾经一次次走到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次次围绕和平还是战争、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作出影响深远的历史抉择。选对的时候,世界迎来和平与发展。选错的时候,就会付出火与血的代价。上个世纪发生的两场世界大战,就是离我们最近、代价最为惨痛的教训。

  或许,我们真的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是,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各国利益相互交融,人类命运密不可分的世界,我们可能已经无法承受起犯错的代价。对于形形色色的观点,我们可以秉持开放的态度,鼓励展开充分的讨论,激荡出思想的火花。但最终作出判断和选择,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中国当然不能也不会在这样重要的时刻置身事外。

  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和日内瓦相继发表两场重要演讲,阐明了中国的看法。习主席阐述的最核心观点是,各国应当坚持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道路,不能开倒车,也不能走回头路。对于世界的未来,习主席提出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和共享。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

  我们认为,全球化不是洪水猛兽,不能把当前遇到的各种问题简单归咎于全球化,而是要对全球化加以引导和完善,使之更加均衡、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可持续。

  我们认为,世界并没有失序,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依然在保障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应当继续加以坚持和维护。

  我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不存在什么“历史的终结”,关键是要符合各国自身的国情,得到人民的拥护,同时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我们认为,包括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并非不可战胜,而是要找准其产生的根源,通过国际合作和综合治理加以有效应对。

  我们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只要各国真正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就完全可以和平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对抗,在和平相处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女士们,先生们,

  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说过这样一个比喻,他希望我们能为世界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人类遇到了什么问题,就用其中一个工具来解决。我认为,在我们手中现有的工具箱中,其实已经有了不少经过各国精心设计,凝聚人类共同智慧,并且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工具,完全可以拿出来用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当然,在使用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