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崆峒文艺奖戏剧类、曲艺类评奖综述

23.09.2014  19:15

  原标题:梨园尚须细栽培——第四届崆峒文艺奖戏剧类、曲艺类评奖综述

  赵之理

  根据我市戏剧、曲艺两个艺术门类的实际情况,第四届崆峒文艺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将二者的评奖合并为一组进行。这次各县区和市直共选送戏剧类作品14件,曲艺类作品4件。经评委们认真评选,戏剧类共评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戏剧类一等奖和曲艺类各奖次全部空缺。作为该组评委组长,我深感这次评奖工作要求高,制度严,是一次公正、公平的评奖。

  一、评选情况

  1、认真观看。戏剧、曲艺类作品,综合性比较强,不能只看剧本、或者只听音效,必须要观看演出的影像资料,所以比较费时间,费精力。本组的评委们费时3天,分头将每个作品的影像资料都进行了认真观看,看不清楚的还连续放了几次。

  2、充分讨论。观看后,为了防止因个人的偏见而贸然评分,评委们对所有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表了各自对作品优点、不足的意见,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相互说服,而是为了相互借鉴,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形成较为合理的审美趋向。

  3、严格标准。本次评奖评分比较严格,获奖作品必须是能代表我市相当水平的戏剧曲艺作品,对思想性、艺术性不够高的作品,不照顾、不勉强、不平衡,有些奖次如果没有相应的作品,宁肯空缺,也要维护该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4、公正评分。评委的讨论和评分,是崆峒文艺奖评委会办公室成员的全程参与下进行的。他们的参与,使我们对其他组的评奖尺度也有一个适当的参考,保证了本组与其他组一把尺子量到底。

  二、获奖作品的特点

  这次戏剧类、曲艺类获奖作品只有戏剧两部、戏剧理论一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地域特色比较浓。所有参评的戏剧作品几乎都是反映本地题材或者以本土艺术样式作为表现手法的。如获得本次戏剧类二等奖的大型眉户剧《知心玫瑰》,表现的就是发生于陇东乡村一个大学生回乡致富的事,该剧的道白极富陇东特色,方言俚语的运用,让该剧既有地域风情,又充满了幽默。获得三等奖的小戏《和谐之家》表演的内容是发生在本地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关于生育观念的事件;表演形式则是极富陇东风味的秦腔。

  2、写作手法有创新。获奖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有所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理念和陈旧的表现手法。比如《知心玫瑰》,打破了以往重结构、重线索的手法,注重细节的铺陈,用细节刻画人物,营造戏剧效果,并通过方言的充分运用,增加观赏性,营造剧场的气氛,这些手法都是我市戏剧创作以往很少用到的。

  3、注重综合性效果。获奖作品能较好地利用导演、舞美、音乐等戏剧的综合手段,达到戏剧整体美的效果。在《知心玫瑰》中,导演运用演员夸张表演的手法,使该剧有很强的喜剧性,舞美绚丽,开幕前台口通台的大纱幕上是一个硕大的玫瑰花,而舞台中的舞美则是抽象性的,没有一个具象的物品,这样的舞美使戏剧空灵、干净,增强了艺术感。导演还运用了一个滑动的平台,多次让众“玫瑰”站在上面缓缓移动,如仙女飘逸而来,特别具有美感。

  4、理论有新的突破。长期以来,戏剧理论是平凉戏剧工作中的短板。尤其是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亭曲子戏等地方传统戏曲,缺乏应有的发掘、研究和利用。这次获得二等奖之一的《华亭曲子戏(上)》就是一部专门研究华亭曲子戏的理论著作,且文风严谨、资料翔实、观点明确、论述严密,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关于这个作品能否参加评奖,大家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不属于戏剧作品,不能参评,但是为了鼓励戏剧理论研究,大家终于达成共识。

  三、为什么奖次空缺多

  本次评奖,预先没有名额的限制,只要有好作品,像有的文艺门类一样评十几个奖也是允许的。但大奖虚位以待,评委望眼欲穿,而绝大多数作品却难以登堂入室。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奖次空缺了?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参评态度不够严肃。在评委们观看影像资料时,我们就明显地发现有些参评者没有充分了解参评条件,报送的很多作品不符合要求,比如,有很多表演类作品不是原创,而是曲子戏、笑谈、民歌之类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的作品没有碟片,或者有碟片但只有音效而无图像,使人无法看到演出情况。同时,对崆峒文艺奖的权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报送的作品规格偏低,甚至很粗糙,属于街头剧之类,带有碰运气的侥幸心理。

  二是创作题材比较单调。一般来说,戏剧作品的题材本来就比较狭窄,加上剧作者们观念不够解放等原因,概念化、图解政策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多作品都是按照当时的政策编织了一个故事,不是写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就是典型人物、计划生育等等,看似正确无比,但实质上却不能给人们更多的启示、思考和领悟。这类作品在戏剧作品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三是创作手法比较陈旧。好些参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还沿用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套路,如反映脱贫致富的作品一般都是某个村干部带领大家通过搞某个产业要脱贫,遇到某个阻力,让主人公经受了一番磨难,经过斗争,或者得到了乡党委、县委领导的支持,赢得了胜利,最后产业发展,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这个模式是当今戏剧最常见的套路,至今还在舞台上屡见不鲜。

  四是艺术感染力不够强。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不光是为了看的,观众要得到视觉和听觉的艺术享受,应该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如音乐、表演、布景、灯光、道具、服装等,让戏剧呈现出全方位的艺术感染力,以此来打动观众、赢得观众。尤其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舞台的灯光绚丽多彩,足以营造出一个如幻如仙的艺术境界。

  通过这次评奖,应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平凉的戏剧曲艺创作和演出引向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平凉的戏剧应该在保持现有的注重地域性特点的基础上,志存高远,下大功夫,创作和演出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既能受当下观众喜爱,又能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育人,就是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剧作者;其次要有一个利于戏剧作品健康发展的大环境,让好作品能出来,能开花并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