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谋划好“十三五”开局

16.11.2015  09:18

  原标题:智库建言

  主持人范鹏(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编辑手记

  谋划好“十三五”发展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为了发挥智库专家建言甘肃“十三五”的咨政作用,我们组织了高新才等8位专家的建议,紧紧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五大发展理念,从瞄准城乡居民普遍增收这个靶心到如何补短板搞好精准脱贫、从改革体制机制到如何从根本上调结构转方式、从“十二五”成就伸延到“十三五”难点,视野开阔但建言切口小、言简文短但问题意识强,相信对各级谋划好“十三五”有一定参考价值。下期我们将聚焦开放发展,就如何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建言献策。第四期的主题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好“十三五”开局,欢迎来稿参与,感谢您的关注。

  联系人:甘肃省委党校科研处康继尧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931-7765229

  “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应该成为甘肃“十三五”目标的靶心

  范鹏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把“收入翻番”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的国家目标确定了下来,对甘肃这样一个全国收入的谷底区来说意义重大。我个人建议把“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甘肃“十三五”目标的靶心。

  一是创新发展要高度重视民生科技使生活成本降低。创新有很多领域,在甘肃应该重点发展民生科技,通过民生科技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降低生活生产支出成本,实现隐性增收。

  二是协调发展要切实争取国家支持使城乡进步一体。充分利用好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的新机遇,用活中央政府“补短板”的大政策,更多地争取增项、增量和增类转移支付。特别要抓住国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政策利好,把国民收入分配的重心真正放到城乡居民个人方面来。

  三是绿色发展要注意创造两个效益使个人能够受益。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创造绿色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环境改善减少相关支出、增加生态红利,使个人不仅在环境质量而且也能够在经济收入上受益。

  四是改革发展要推进全面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使普遍增收变为改革红利。关键是要落实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同时也要注意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使“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受益面最大化。

  五是共享发展要实现城乡全民受益使获得感普遍可持续。顺应国家“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潮流,及时落实税收改革的任务,尽快使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从中受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作为依法治理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持续不断地抓下去。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使贫困人口按期全脱、应保尽保。

  (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把补短板作为“十三五”的发展重点

  高新才

  谋局“十三五”,必须明大势,看大局,将我们的主攻方向聚焦到补齐短板破除发展瓶颈上来。

  一是要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高度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扶贫工作的新特点,精准对接国家政策,充分利用我省特色资源优势,在产业扶贫上取得多点突破;借用我省生态屏障的功能地位,在生态扶贫上走出新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在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上取得新成就。

  二是要加速推进创新转型进程。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激励,集聚创新人才,积极融入国家创新网络,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尤其是在事关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结构与速度、存量与增量、国有与民营、消费与投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既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又积极利用内外部市场和资源,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走出一条经济后发区域转型创新发展新路子。

  三是要加深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体全面合作。我省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地段,但能否抢到机遇,取决于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体的合作成效。在充分认识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大手笔、敢取舍。一方面,要在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方面有作为,在通关效率、物流效率、投资准入等方面采取新措施,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或许能创造奇迹;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增强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特别要利用好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平台,反弹琵琶,以人文交流与往来为切入点,全面谋划与丝绸之路沿线经济体合作。

  四是要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甘肃基础设施建设需弥补提升的空间仍然不小。新常态下,欲把甘肃建设成为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应重视发挥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降低交易费用作用,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充分挖掘潜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中谋划出实施好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兰州大学副校长、教授)

  创新制度·优化结构·升级要素

  樊怀玉

  初步预计,“十二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经济增长快,投资力度强,运行质量好是甘肃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但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优势资源转换不多,要素资源积累能力低,增长后劲不足仍然是甘肃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应从制度创新、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方面寻找新增长点。

  一、以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打破传统意识和制度安排中的陈旧羁绊,主攻影响市场机制作用发挥的薄弱环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产权、自然资源、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

  二、调整优化结构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发展以信息、生物、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挖掘内需动力。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的能级为发展目标,坚持走城市和产业并进发展的道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化。

  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在丝绸之路沿线支点、节点城市多的优势,让更多的生产要素在甘肃集聚,更多的终端产品从甘肃走向国内外市场。

  三、让要素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才能量。大力发展职业、成人和继续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资本与项目,助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激励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机制。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互联网经济。坚持用信息化引领改造工业化,建立“兴业云”“微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互联网服务模式。支持云计算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使主导产业由“点状”向“块状”聚集发展。继续助推新能源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引领作用。

  (作者为省统计局局长、研究员)

  努力走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石培基

  一、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富民兴陇与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生态基础。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绿色发展方式,用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和保障甘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重视兰白、金武、酒嘉、关天、陕甘宁革命老区等重点经济区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和建设,建立城乡间、区域间、流域上下游间生态环境整治的协调机制。

  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突出甘肃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分类推进“四屏一廊”建设: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甘南高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南部秦巴山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中部沿黄河地区生态走廊。

  三、加快推进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

  在生态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连片贫困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问题突出区,整合农、林、水、环保、国土、交通、科技等资源,促进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科技修复。破除部门分割管理的制度障碍,完善已有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扶贫和生态保护的新途径新模式。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四、加快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十三五”规划的环境约束性指标管理,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以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发展。以黄河干流、泾河、渭河等流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流域水污染防治;以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为重点,巩固和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用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地制度等引导约束地方和企业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使全省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水平和低碳水平显著上升。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