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遐想

17.09.2015  11:52

资料图片

    当来到白敦子一带,想到最多的一个名称是“居延置”。“居延置”的名头确实有些大,大得使人神往,大得有些让人喘不过气。因为这个名称是西汉国道的关键所在,它和霍去病的名字,甚至张骞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居延一词很早就引起史学家的高度重视,这与霍去病于元狩二年数次大的军事行动有关。

    《史记》、《汉书》分别用“”、“”、“”三词记载这个名称。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踰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踰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汉书·武帝纪》:“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上曰:‘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过去,人们习惯把额济纳一带叫做居延,于是有人认为额济纳一带就是汉武帝诏书中的居延。

    如此一来,霍去病西征匈奴要跨越三个大沙漠,拐这么大的圈子长途奔袭,这在2000多年前是不可思议的,而且,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何要绕一个大圈进攻匈奴呢?从灵州一带渡黄河深入沙漠,不仅路途遥远,且沙漠北地水资源严重缺乏,后勤难以保障,又距匈奴较近,且无法“遂过小月氏”而攻祁连山。至于迂回攻击,根本就谈不上,没有任何军事意义。还有人说,霍去病从乌鞘岭翻越祁连山进军匈奴。

    1974年和1990年分别出土了额济纳破城子汉简和敦煌悬泉置汉简,这两枚简牍虽然残损,却能互相补充,记载了西汉中晚期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的驿站里程,其意义重大。

    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初世宾先生是两枚汉简的发掘者,他经过分析研究后,最终确认汉简上所记载的从长安到敦煌一带的驿站是:从长安出发,沿泾水在泾川一带过泾河,经月氏、乌氏、泾阳、平林置等地县,到达固原(高平),经景泰芦阳,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然后经大靖一线抵达凉州,再由凉州前往张掖、酒泉、敦煌。这条路的开通与张骞探险西域、霍去病拥兵河西有密切关系。

    这两枚汉简同时记载了一个名叫居延置的地方。初世宾馆长认为,汉简上所记载的居延置就是霍去病出击匈奴所经过的居延,最起码也是关于那次战役的纪念地。所以,霍去病西征途中转折的地方,在居延置一带。这是骠骑将军越过黄河后,景泰以西遇到的第一个大型驿站,名为居延置。居延置应该在今天的古浪大靖和景泰之间。

    汉时多称驿站为置,到了唐代则称之为驿站。

    唐代诗人王维著名的边塞诗《出塞作》,即作于开元25年。其时,适逢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至凉州慰问,诗中写道:“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诗人的边塞诗用另外一种方式言明,居延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初世宾馆长将两枚汉简上记载的这条道路称之为“西汉第一国道”。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判断:不论是秦始皇、汉武帝西巡,还是张骞、霍去病探险西征,这条国道是最初走向西域的道路,也是最初走通西方的道路。这条道是长安通往河西走廊、西域、西亚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么分析,2000年以前这条漫漫古道,或许真可称之为西汉第一国道。

    如果根据汉简中的记载,把今天的公路连通,这个所谓的“第一国道”几乎可连成一条直线。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白银境内的一段线路是从静宁入会宁,抵祖厉河。这条线在白银境内的高山峡谷间,曾留下诸多古渡口,如乌兰渡、索桥渡、鹯阴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