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白龙江林管局副局长蒋太明帮扶联系户发展养殖业始末

16.06.2015  23:55

  “输血”变“造血”之途

  ——记白龙江林管局副局长蒋太明帮扶联系户

  发展养殖业始末

合作社

管理局领导入户

  在赵藏一、二村学校对面新建长18米,宽12米的羊圈里,一群毛色靓丽活蹦乱跳的小尾寒羊在羊圈里好奇的看着来人,不时将头伸出围栏蹭着来人的衣襟。重达三百多斤的黑蹄种羊因顶撞怀孕的母羊而被单独圈养着,13只母羊欢快的吃着代新珍洒下的精饲料,羊圈外堆满了小山般金黄色的秸秆。

  代新珍,藏族,家住赵藏一村,现年42岁,家中有5口人,两个小孩在上学,侄女仅有6岁。有土木结构的房屋三间,劳动力两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种植和就近务工,2012年度家庭总收入2000元整,有两个孩子上学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各项费用开支较大,她和丈夫没有稳定的收入。

  2012年甘肃省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常委、副局长蒋太明和代新珍家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入户“送温暖”的基础上认了“亲戚”。又为联系的赵藏村委会捐赠了3套(30册)科技富民的相关书籍,同时为自己的帮扶户代新珍赠送了一套养羊技术书籍,由此来调动联系户致富发展的积极性。2013年蒋太明在入户时了解到代新珍家有发展养殖业的愿望后,经过大量实地调研以及外界联系,抱着既要为其发展养殖业又不违背甘南州迭部县下发的“禁牧令”,多方联系、广泛听证,明确了为其发展养殖业的思路。2014年2月蒋太明入户的时候与代新珍协商,将养殖的品种定为“小尾寒羊”,这种羊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多羔多胎,耐粗饲,适应能力强,要是管理妥当,一年一只母羊收益1000块以上是没问题的,最重要是圈养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降低风险先采取小规模养殖,养殖资金由本人贷款和蒋太明捐助组成,并鼓励代新珍到小尾寒羊羊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小尾寒羊的购买地则由蒋太明负责联系。6月蒋太明在百忙之中带着小尾寒羊购买地的好消息来到了赵藏村,准备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代新珍,孰料却扑了个空,代新珍去岷县看病去了,通过简单的电话联系后蒋太明在归途中与代新珍进行了协商。

  2014年7月,在蒋太明的带领下,代新珍来到了定西甘肃育耕牧有限公司系统的学习了小尾寒羊养殖的技术,随后14只毛色靓丽,神态俊逸的小尾寒羊来到了迭部县洛大乡高山之巅的赵藏村安家落户,为代新珍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一年搞对接、两年明思路、三年大发展,就这样代新珍家庭养殖业在联户干部蒋太明耐心的动员、不断的入户、热情的帮扶下终于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代新珍家庭经济收入以前主要是靠农作物种植,农作物成熟后废弃的秸秆一般都是烧成草木灰洒在地里,现今发展了小尾寒羊养殖业,废弃的秸秆可以当作饲料,而小尾寒羊的粪便经过发酵后是庄稼再好不过的肥料,如此循环不断的绿色产业将会圆了代新珍勤劳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