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陈凤学副局长到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调研指导工作

13.10.2014  12:19


    2014年10月10日至11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保护司副司长贾建生,经研中心主任、计财司年度计划处处长张利明和处长卓君一行四人深入基层保护站和管理局机关调研指导工作。

    11日上午,陈凤学副局长一行冒雨沿着弯曲不平的乡村道路前往白马河保护站,看望慰问基层职工,与职工亲切交谈,并查看了保护站职工食堂,详细了解基层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了白马河保护站站长马涛所作的工作汇报。返回管理局后,陈局长一行参观了白水江动植物博物馆,亲眼目睹了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的风雨历程,并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汇报会。

    在汇报会上,管理局局长袁峰晓就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工作思路、所做工作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向陈局长一行作了详细的汇报。陈凤学副局长一行听取汇报后,首先对保护区全体干部职工为自然保护工作特别是大熊猫保护事业所做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认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交通极其不便、信息极其闭塞、职工工资较低、驻地教育医疗条件较差,但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很好,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很强的爱岗敬业精神。在讲话中,陈局长提出了“五抓五提升”的五点要求和希望:

    一是抓保护,提升栖息地环境条件。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护是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先导,栖息地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大熊猫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资本。栖息地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要通过抓保护、抓防火,改善栖息地质量,扩大栖息地面积,提升栖息地环境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优质的环境条件。要通过现代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搞好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火灾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动植物动态变化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抓法制,提升管理水平。要通过学习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依法管理、依法治区的水平。要通过制定切合实际、易于操作、利于工作的规章制度,提升保护区内部管理水平。通过抓法制,使保护区内外部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三是抓监测,提升能力建设。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监测野生动植物动态。核心区要提高红外相机布设密度,提升掌握大熊猫数量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做到监测数据全区联网,卧龙、白水江、佛坪三个主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林业局联网,全面提升保护区的综合能力建设。

    四是抓社区,提升保护区内群众保护的文明意识。要通过社区共管、社区共建,天保二期集体林管护等工作使社区群众在参与保护的过程中增加收入、见到好处,服务于林区群众,提升群众参与保护的文明意识,增强群众保护的积极性,逐步走全民参与保护的道路。

    五是抓班子,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副职要客观地、公正地、历史地向局长、书记反映问题;局长、书记要客观地、虚心地、真诚地听取意见;“一把手”要学会弹钢琴,要使每个音符发出不同的声音才是一首完整的乐曲。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决策和工作要有目标,每件事要想透了、想成熟了再干、要干一件成一件。要让全局职工认识到每个人的幸福指数紧紧地和管理局这棵大树捆在一起,树立局荣我荣、局耻我耻的意识。通过班子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带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发展,从而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在事业发展上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贾建生副司长在讲话中就保护区工作提出了“保、救、管”的三字总要求。张利明主任对保护区管理局提出的困难和问题一一作了答复,并表示计财司会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白水江保护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