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平在甘南卓尼尼江调研时强调:把两村建成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20.08.2015  14:57

  原标题:刘伟平在卓尼县尼巴乡尼巴江车两村调研时强调

  巩固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把两村建成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俞成辉 赵凌云陪同调研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讯 据甘南日报报道 (记者 王满辉) 8月1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深入卓尼县尼巴村和江车村调研指导工作,看望慰问牧民群众。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把抓发展与抓稳定相结合、抓民生和凝聚人心相结合,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好尼江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努力把尼巴、江车两村建成民族团结和睦的示范村,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省政府秘书长张生桢,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常正国,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张军利,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砚,省民委副主任秦耀,省财政厅副厅长祁建邦,省扶贫办副主任李隆基一同调研。

  州委书记俞成辉,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卓尼县委书记杨武,州政府秘书长安旭林陪同调研。

  刘伟平一行先后来到尼巴村和江车村,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了两村群众,现场调研了尼巴村综合服务中心、车巴沟河道防洪治理等项目建设情况,详细询问了两村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孩子读书、就医和低保等惠民政策享受情况,鼓励大家尽快转变过去只依靠草场维持生计的观念,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在尼巴乡,刘伟平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杨武关于卓尼县及车巴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听取了尼巴村、江车村干部群众代表对今后两村发展的意见建议。

  刘伟平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州县三级党委政府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实现了尼江由“乱”到“稳”的重大突破,促成了两村20年来的首次共同混牧,为彻底解决尼江草场纠纷问题、实现脱贫致富和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十分牵挂藏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国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给予一系列的特殊支持。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尼江稳定和谐发展,省上编制了《甘肃省卓尼县“尼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三年实施方案及远期规划(2015-2020年)》和《甘南中部(车巴沟流域)特困片区扶贫发展规划》,谋划了一批影响长远、夯实基础、帮助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建设项目。省政府相关部门和甘南州、卓尼县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让这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带动尼江两村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刘伟平强调,一要进一步维护和谐稳定大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继续做深、做细、做好群众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不放过任何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持续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将政策和法律及时传递到群众中去,让他们既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又能用法律思维、法律方式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二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尼江两村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全面加快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对列入《规划》的项目要尽快批复,落实建设资金。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州县乡三级责任,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特别是卓尼县要不等不靠,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把好项目建设廉政关,做到“零违纪”。三要围绕与全省一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抓得更实、做得更细,把目标任务、工作举措、支持政策、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州县要针对“尼江”两村的村情民情,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尽快让政策落地到村到人。要靠实责任,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监督,不拖全省小康进程的后腿。四要学习先进经验,开阔思路,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加快培育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精心编制车巴沟旅游规划,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发展牧家乐、农家乐,转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思路,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大力做好生态旅游这篇可持续发展好文章。五要抓好教育事业,把发展教育作为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学前双语教学,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增加经济收入。六要夯实群众和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基层干部选派和培训力度,提升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尼江”两村发展稳定和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继续用好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把群众基础做扎实。要积极推行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的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新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促进“尼江”两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俞成辉就如何做好尼江工作作了表态发言。他指出,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二要分解任务,靠实责任,抓好落实;三要统一领导,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四要围绕大局,消除杂音,排除干扰。五要关注细节,不纠缠细节,不丧失细节。六要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避免盲点。七要防有手段,打有方向,整有效果。八要相互支持,减畜并进,共议转移。九要团结队干,支持队干,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十要打造典型,树立样板,示范带动。我们甘南有决心也有信心解决尼江问题,确保问题不反弹,矛盾不上交,扶贫不掉队,项目不滞后,稳定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