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事迹材料

05.05.2016  11:10

携手共筑绿色梦  大山深处著文章

——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事迹材料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百花林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乡,地处秦岭南坡,全场总经营面积43.49万亩,林地面积40.4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09.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2.8%,是一个集生态建设、森林保护、资源培育为一体的国有林场。林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等五个科室及阴崖等6个管护站。现有职工242人,其中在职人员174人,离退休人员68人。

    多年来,百花林场发扬“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小陇山精神,经过几代林业职工的不懈努力,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曾多次受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及地方政府的表彰奖励。先后被授予“中国行业一百强”、“全国首批104个森林经营示范林场”、“全国无检疫对象苗圃”、“巾帼文明示范岗”、“模范职工之家”、“青年明文号”、“护林防火先进单位”、“抓管理先进单位”、“经营管理先进单位”,2013被评为全国森林经营方案首批示范林场,201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等荣誉称号,2014年、2015年为全国森林认证制度试点单位。

    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林为主,林副结合,培育为主,育用结合,全面经营,永续利用”的林业经营方针,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以沟系为单位,因林因地制宜,采用抚、改、造、采、封等综合培育技术,累计培育森林46.10 万亩(次),培育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和水楸、栎类等优良乡土树种苗木1200亩(次),提供优质造林绿化苗木3000余万株,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实现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抢抓机遇,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严格落实“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建设方针。在公益林建设方面,始终坚持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严把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关,做到了地块、人员、责任、奖惩四落实。累计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2.9万亩,封山育林4.95万亩。在资源管理方面,林区林农交错,林区群众较多,管护难度大的实际,提出了“封山设卡、承包管护、专群结合、强化管理”的资源管护模式,层层签订管护承包责任书,切实落实四定五包六无管护承包责任制,林区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确保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单独建帐,单独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监督检查,确保了国家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经上级审计部门审计,无违规使用资金现象。天保工程实施期间,全场有林地面积增加1.47万亩,森林覆被率增加4.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81.3万m 2 ,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和覆盖率同步增长。

    积极探索,森林经营成效显著。 近年来,百花林场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与德国弗莱堡大学、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已研究探索出封禁养护生态保护、封山育林自然恢复、荒山造林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低质低效林改造重建、林分择伐经营利用、珍贵树种保育恢复等8种经营技术模式,形成了符合小陇山次生林区可持续经营模式,因地因林制宜,效果明显。长期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在经营中总结出了“五看、五定、五优先”的经营原则,紧紧围绕森林资源体系、经营管理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和生态保护体系等建设内容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从森林资源结构优化调整、次生林植被恢复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资源监测等方面,扎实地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示范点建设工作。

    2012年在阴崖营林区大干子沟建立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验点”示范区。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应用森林结构化经营技术共设计完成了人工油松针阔混交林结构优化模式,栎类阔叶混交林结构优化模式,阔叶混交林结构优化模式,山地红桦、椴树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培育模式,沟谷林苗一体化培育模式等7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示范区建成后,吸引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沈国舫教授,国际著名林学家、国际林联森林经理学部原主席、德国哥廷根大学Klaus  von  Gadow教授,以及国家林业局相关领导和相关研究单位等80多个参观团1200余人次来示范区指导参观。德法专家考察结束后,分别撰写了专题考察报告,他们认为:小陇山森林保护与经营做得好,对水源涵养和防止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生长条件非常好,具有高生产力和健康的林分;林业研究非常先进和有意义,建立了许多很好的经营示范林分,并且有很好的文档记录,有很多可用的信息和数据;工作积极性很高、素质很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这是非常重要且宝贵的经营基础;《科技日报》以打出中国牌、创出中国路、做出中国范、结出中国果为题,对示范区建设作了专题报道;《中国科学报》指出,结构化森林经营示范区,不仅为我国甚至为世界示范了崭新的科学方法,在世界森林经营理念与技术中打出来一张“中国牌”,为有效提升我国林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开始,将阴崖沟作为可持续经营示范推广建设区,面积5.3万亩,为今后的示范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在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建设、森林经营样板林基地建设项目、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示范林场、森林认证试点建设、森林认证制度试点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森林经营总结出可以复制的模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向纵深发展。

    以人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始终把林场发展与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工作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近年来,借助政策机遇,结合标准化营林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改造维修场、管护站(点)房屋约3000 m 2 ,改造棚户区面积1927.13 m 2 ,修建林区道路140多公里,更新办公设施,购置电脑,改造饮水工程,更新供暖设备,美化办公环境,添置生活用具,鼓励、引导营林区职工在房前屋后种植蔬菜、开展家禽养殖等,较好地改善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创建职工十佳食堂和十佳营林区建设,保证了各项建设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依托资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为了增加林场和职工的经济收入,提高林区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几年,结合林区实际,充分发掘林区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抓龙头、建基地、上规模、促效益的发展思路,抓项目建设,通过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依托森林观赏植物资源发展花卉、绿化苗木产业,依托箭竹、药材等资源开发利用林副产品,使林场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林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强化教育,职工素质不断提高。 在全力抓好中心工作的同时,从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丰富林区职工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林区入手,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层次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明显提高了职工的生态文明素养。一是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继承和发杨“小陇山精神”,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窗口等活动,坚持全方位的职工思想教育,激励职工形成争先创优的氛围,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和职工的向心力;二是加强场部、营林区“两室两堂”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活动;三是坚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场职工运动会,利用节假日举办座谈会、联欢会,丰富和活跃了职工文化生活;四是不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激发职工的生活情趣,展示职工的时代风貌。

    不待扬鞭自奋蹄。相信百花林场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的讲话精髓,创新管理体制,践行三严三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为构建和谐新林区增砖添瓦,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