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站即停:63岁“小慢车”展现中国铁路另一面

21.02.2017  11:02

  新华社兰州2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玉洁 马莎)从甘肃陇西到天水之间有146公里,一趟“小慢车”如钟摆般,把旅客从这头运至那头,再从那头送达这头。运行63年来,身边的列车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小慢车”仍不紧不慢地走着。

  “小慢车”在陇西站等待旅客上车。(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清晨6点,月亮还挂在半空中。火车站的广播声,叫醒了中国西北小城陇西。

  “7504次,6:28开,2站台,开检。”看到电子屏上出现这行字,55岁的安学根和老伴儿康玉梅拎着大包小包进了检票闸口。

  在中国,车次编码全是数字的普通客运列车,速度最慢、票价最低。这类车因车体多为绿色,常被称为“绿皮火车”。

  要去往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的安学根夫妇,乘坐的7504次列车是西北铁路最早的旅客列车之一,已行驶了63年。陇西至天水全程146公里,车程2小时58分,票价9.5元。

  “现在新阳镇上停的火车就这一趟。要是从陇西坐汽车回去得三四十块钱,坐‘小慢车’才六块五。”说话间,安学根放好行李坐了下来。窗外,一辆列车“”地飞驰而过,转眼就把“小慢车”甩开很远。

  安学根夫妇正在搬卸行李。(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对安学根来说,这趟“小慢车”还有另一层意义。36年前,他就是坐着这趟车,把穿着红布袄子的新娘康玉梅接回新阳镇的。

  “那会儿条件差,车上没暖气,座位都是木头做的。虽然有新娘子脚不能挨地的说法,但没座位只得站着,这一路就慢慢晃了过去。”安学根说。

  此后30余年,康玉梅坐着“小慢车”往返于婆家娘家,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中国激起市场经济的活水。一根挑子两头筐,农民装上蔬菜家禽去往外地集市售卖。这趟价格低廉、逢站即停的“小慢车”,是他们最依赖的交通工具。

  “竹筐里鸡鸭大作战,编织袋中猪仔哼哼叫,座位底下、行李架上都是人,车上啥味道都有。”康玉梅回忆说。

  后来,陇中苦瘠之地的人们坐上“小慢车”转而去到更远的城市打工、就学。

  旅客正在补票。(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1997年至2007年的10年间,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日臻发达的铁路网,让辽阔的中国变得“紧密”。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其中9.5万公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这趟车途经13个车站,9个都是别的列车不会停的非客运营业站,沿途乡镇的老百姓赶集走亲戚就靠我们这趟车。”兰州铁路局陇西车务段7504/3次列车长杜翠兰说。

  虽然时常满员,但这趟车却“不挣钱”。即便是7节车厢满员走全程,票款收入都不超过9000元,而这是高铁几十个座就能挣来的钱。

  “铁路是人民的铁路。我们不光要算收益账,更要算方便群众的社会账。”兰州铁路局陇西车务段党委书记穆成辉说,目前兰州铁路局仍有15列这样的“小慢车”运行在中国西北的甘肃、宁夏境内。

  旅客排队上车。(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2015年,兰州铁路局对这趟平均时速约50公里的“小慢车”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将其命名为“城乡文化列车”。

  车体被彻底清扫,皮座位套上了座套。通过放置装饰画等,7节车厢有了丝路、戏曲、伏羲等不同文化主题。逢年过节,车上还有快板、二胡等表演。

  更受关注的是软件升级。原先这趟车上多为临退休的乘务员,现在乘务员则是按“动姐”标准招聘的,穿着红色呢子大衣、淡妆上岗的“90后”为这趟列车增色不少。

  乘务员正在整理桌布。(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7504/3次“城乡文化列车”途经的3县1区都是贫困县。经过多个部门共同努力,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县区,这一数字也已超过6000元。

  人们乘坐“小慢车”的目的随之悄然变动。“我们几个人准备从天水转车去西安旅游。”兰州文理学院大一的郭亚卓说。他们一行人从新阳镇坐上了颇具特色的“小慢车”,刚从天水下车准备转车。

  列车到站后,列车工作人员开会。(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

  这趟年发送旅客40余万人次的“小慢车”虽已有63岁高龄,却仍有着旺盛生命力。穆成辉说:“动车高铁比比皆是,但我们这趟依然很接地气。只要老百姓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开下去。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