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电商扶贫 让小产品对接大市场

05.08.2018  04:32

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是不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省加大电商扶贫力度,用网线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开网上大市场,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眼下,虽然是东乡县唐汪大接杏丰收的季节,但是,和往年相比,杏农唐占龙今年的心情有些复杂。

东乡县唐汪镇,国列省扶的深度贫困地区,当地百姓主要收入靠家里种植的杏树。但年初的霜冻,让全镇杏子的产量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二。唐占龙觉得,今年的收入减少已成定局。

杏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业务是杏子销售。前不久,县上举办了唐汪大接杏电商扶贫网上促销暨采摘节活动,作为供货保障方,这里就格外忙碌。

为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网上销售规模,早在年初,省商务部门就与多家国内和省内电商平台对接,设计了唐汪大接杏的网上销售方案。借助网上促销活动,唐汪大接杏的售价比去年增长了2-3倍。

不只是在临夏,今年以来,我省以全省一区一州、23个深度贫困县、40个深度贫困乡镇,3720个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区域,从全省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网货品牌培育、农特产品销售、电商人才培养等工作入手,发挥电商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一揽子电商扶贫方案大大降低了农产品进城的门槛;同时,我省还从电商扶贫的对象、方法、发力“三个精准”出发,建立电商与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连接和精准带动机制,帮助贫困户增收。

庆阳环县安掌村,山大沟深,这里种植的小杂粮虽然品质好,但销路一直是个问题。这两年,借靠电商,曾经只能让百姓维持生计的小杂粮,卖出了高价钱。

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庆阳鑫利源供销合作社实施的订单种植,让安掌村的小杂粮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还倒逼当地小杂粮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不再跟风种植,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通过订单种植,安掌村农户人均纯收入去年增长18%以上。

第三方大数据公司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共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50多亿元,带动全省农民群众人均增收约130元;目前全省已实现深度贫困县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从去年8月到今年6月,“电商扶贫培训全覆盖”工程,共培训17300多人;全省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经达到60个,在西部省份中名列前茅;其中,“两州一县”和18个省列深度贫困县有32个,占91.4%,明年将实现全覆盖。

甘肃台报道。

记者:甘肃台,张丁月,苏磊,临夏台,苟裕光,边小磊,张燕利,庆阳台,何树安

更多新闻资讯请点击: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

编辑:魏     军

责编:许玲芳

主编:李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