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小年:贴春联 赶年集 我省各地年味浓

01.02.2016  22:16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小年。贴春联、赶年集,我省各地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按照传统的习俗,从今天开始就算过年了,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贴窗花、写对联,准备红红火火过个好年。

在白银、庆阳,小年里最重要的习俗就要数“送灶神”了,人们按照当地的习俗将灶饼、搅团和灶糖摆放在灶神画像前,寓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陇南地区,小年这一天人们就要杀年猪,腩臊子。

在酒泉,人们除了祭灶王、扫尘土,家家户户还会写春联,这原汁原味的春联不仅承载了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也代表了源远流长的节日传统文化。

在临夏,大街小巷都悬挂起了大红的灯笼,映衬出十足的年味。红色是中国的颜色,也是喜庆的象征。高挂的大红灯笼,寓意着来年的红火日子。

在皋兰县,兰州鼓子和太平鼓是过小年必不可少的节目,在广场活动室中,兰州鼓子的艺人们早已排唱了《焦裕禄》、《我们是共产党人》等自己新编的曲目,为新春祝福。在皋兰县黑石镇,粗狂的西北汉子正在老把式的指导下舞动着太平鼓,为新年敲打着幸福的节奏。

赶大集,办年货也是过小年的重要习俗,一家老小结伴而行,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袋子,囤积着各式各样的年货,年味就这样在忙碌的节奏中幸福的蔓延着。

和往年不同,今年的年货市场上,蕴含传统文化寓意的节日饰品和手工制作的“土年货”备受群众喜爱。

在嘉峪关社区,干部邀请孤寡老人、困难老党员共吃团圆饭,共度欢乐小年。

甘肃台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