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印章的记忆

01.04.2015  18:22

  我家书柜的抽屉里,静静地躺着一枚很不起眼的木质印章,呈圆柱体,高3厘米,直径3.3厘米,印章分内外两圈雕刻着15个繁体字——“玉门县税务局工商业发货票登记章”, 由于多年油污汗渍浸透,已辨别不出原来木头的材质和颜色,字迹亦有些模糊。经查阅资料,玉门1955年由县改为市,国务院于1956年1月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并在全国推行。从资料显示以及印章发黑的外表、古朴的繁体字体,可以看出这枚小小的印章已承载了一段近60年尘封已久的中国税收历史。
  看到这枚印章,我的思绪便回到了19年前。那是1995年秋天,正是地税成立1周年之际,刚踏出校门不久的我,乘着一路向西的班车,伴随着车流,来到了繁华的玉门,成为了地税系统的一员。
  得到这枚印章纯属巧合。在我报到后的第二天,被分配到了离市区70公里之外的玉门镇分局。有一天,领导安排我打扫由国地税共同使用的一件库房,在垃圾堆中无意间发现了这枚印章,我感到很好奇,便把它收藏下来,至今已默默陪伴了我近二十个年头,也见证了我在玉门地税的成长历程。
  记得刚上班时,师傅手把手教我开具发票,征收税款,汇缴现金,告诉我税收工作责任重大,马虎不得。1996年,局里新购了一批一体机电脑,银行专门派人驻点收取现金,征收员们告别了手工开票的历史。2006年,推行Pos机刷卡缴税,征收税款与现金说拜拜。2011年,试行财税库银联网,只需鼠标轻轻一点,税款便可轻松缴入国库。20年间,我国税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国家民生事业有了极大的改善,惠民工程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而这些,离不开每一位税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回顾这20年,玉门地税成立之初全年税收收入3927万元,2013年组织各项税费收入11.54亿元,税收总量增长近29倍,地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20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地税发展却经历了一次蜕变的过程,而对于一个人,20年的青春又显得弥足珍贵。
  往事已成为永远的记忆,前方的路向大家敞开着。身着蓝色制服,未来的路上,还需要大家携手共进。
 

(玉门市地税局 于永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