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群殴打死精神病,病的是社会

20.08.2014  14:32

   作者:张剑

  7月30日凌晨,有精神障碍的52岁的李艮库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上闲逛,被多名未成年围殴致死。记者了解到,参与打人的共7人,其中最大的嫌疑人仅仅16周岁,最小的3人尚未满14周岁。(8月19日《京华时报》)

  这场人伦的悲剧看起来好像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年过半百的精神病人凌晨翻墙,却在镇上碰到因网吧停电无事可做的未归少年,可能是无网可上的怒火需要发泄,也可能是精神病人衣衫褴褛的窘态吓着了自己,他们之间的一点小摩擦竟异化成了一场夺去他人生命的决斗。但是,偶然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必然,也正是因为这些必然因素的叠加,网吧停电才会成为精神病人之死的致命稻草。

  为什么晚至凌晨,这些孩子还在外面飘荡?这是此案首先应该追究的责任所在。虽说暑假应该让孩子得到心灵和身体上的放松,但这并不构成其“放任自流”的理由。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平日里要求他们按时作息,对不回家或者晚回家的现象有一个严格的管教,这些孩子又何至于玩到深夜?从这个角度讲,家长失职造成的监管失守应对这起悲剧负有重大责任。

  而另外需要回答的是,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是通过怎样的渠道进入网吧的?我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如果说孩子不知道这一规定还情有可原,可网吧的管理、对网吧负有监管职责的文化部门、公安部门难道不知道?他们为何又默许了这类现象的存在?是网吧铤而走险,还是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除此之外,当地的教育生态也同样令人堪忧。报道说参与打人事件的两个孩子是当地某中学的初一学生,而据一些孩子的家长透露,这所中学经常有学生在校外和校内打架。当一所学校的教育风气沦落至这个地步,当打架成为家长对一所学校的即时评价,这所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便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一个人对一个弱者进行丧心病狂的踢打可能由很多客观原因造成,但一群人又特别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对一个弱者进行如此欺凌,或许就该从整个社会为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方面找原因了。毕竟,由一个放任自流的家庭监管,一个整治乏力、管理不善的公权部门,一个定位迷失、形同虚设的学校机构所构成的孩子成长谱系,是难以支撑起他们未来的明天的。

  一个精神病人的死而引发的未成年保护之痛,究竟会惊醒多少失职的家长、迷惘的监管和迷失的教育,当前还无法获知。而要抚平这样的伤痛,又绝非家长的一个承诺、公权部门的一纸规定、校方的一个表态就能完成的。当此之时,越缺乏的往往越重要,而对于这个千疮百孔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来说,各方如何界定自身身份并明确自我责任、如何从这一悲痛中找到反思和行动的力量所在,或许才是最为关键的。因为社会病了,吃药的不能只是孩子。(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