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数小学课间禁止学生玩耍 只准喝水上厕所

06.11.2015  11:55

人民视觉

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都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操场,踢毽子、跳绳、扔沙包,上课铃响才红着小脸、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这光景,曾点亮多少人的童年回忆?然而今天,大部分中小学的课间十分钟已变味,没有自由活动,只有严加看管。课间十分钟哪儿去了?如此“圈养”,孩子们快乐吗?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成长?

——编者

课间自由活动变“圈养

学生多、操场小,学校担心孩子磕碰

北京市朝阳区李女士的儿子上小学没多久就告诉她,课间十分钟,除了喝水和上厕所,不可以出教室。李女士心疼孩子,让他多喝水,增加活动量。但是孩子很听老师的话,课间不敢随便离开教室。学校还规定,午休时学生也不能到操场玩,只能在教室待着;放学后马上离校,不能留在学校玩。

听说二年级的孩子胆大点,敢到教室外的走廊玩会儿,但是不能跑、跳,让老师抓到就要被警告,老师甚至告诉孩子们,抓到3次就可能被开除。”李女士说。

跟朋友一打听,发现别的学校也是这样。”李女士说,现在北京大部分小学都不允许孩子们课间下楼玩,偌大的操场在课间竟空无一人。外地的表哥告诉李女士,他上小学的儿子也不能到操场玩,“说是只能在本楼层走走看看,跨楼层走动也要被批评。

感觉孩子蔫巴了不少。”李女士说,她的孩子特别好动,在家时跳沙发跳个不停,没事就要求去跑步,学校课间不让动确实很为难孩子,她现在很担心孩子运动太少会生病,也影响长高长壮实。

学校为啥限制孩子的课间活动?记者咨询了几名小学老师,他们都委婉地告诉记者,学校有规定,老师得看着孩子,万一磕着碰着老师有责任,班级相关考核会扣分,影响各项评比。“你们家长也不希望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吧?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一些有口碑的小学,一个年级有8个班、10个班,每个班三四十人,一个学校有几千人。“国外有调查指出,小学适度规模为平行班级不超过5个,中学不超过8个,一个学校五六百人比较合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下课,这几千人涌出教室,下楼都是巨大的安全挑战,更不要说去操场活动。加上时间紧张,更需要细致而完善的组织纪律安排。特别是一些市区学校,场地狭窄,操场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同时活动。出于以上考虑,学校不得不让孩子们在教室原地休息。

小胖墩”“小眼镜”增多

宅童”现象日益普遍,孩子们体质下降、体能不足

在学校不能跑和跳,不能到操场活动,“圈养”的孩子活动量减少,后果是“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

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与上学年度相比上升2.6%。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过早患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3年北京市对肥胖儿童进行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肥胖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0.7%,高血糖检出率为66.6%,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3.2%,脂肪肝检出率为16.0%,高尿酸检出率为39.7%。部分肥胖学生已经表现出严重的慢性病体征,慢性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7%,处于较高水平。

去年,上海市闸北区一名政协委员做过调研,发现上海中小学生肥胖率已超过20%,平均五名学生中就有一个“胖墩”,而每人每周课外一小时以上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时间平均仅为2.1次。体育锻炼不足导致肥胖率提高。

北京同仁医院原副院长、北京眼科研究所原所长徐亮指出,室内空间狭小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看远处、户外活动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只要在户外活动足够的时间,近视发生率会明显下降。我国虽然全面推广了眼保健操,但由于户外活动时间不够,因此近视率还在不断上升。

孩子近视后,医学干预手段对于降低近视发生率并不明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户外活动3个半小时。徐亮给中小学生的安排是:上学路上半小时、课间休息1小时、室外课程1小时、户外玩耍1小时。

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大部分人表示,很难保证3个半小时的活动时间,除了课间不让活动,繁重的课业负担也占去了大量的课外时间。初中学生的家长表示,作业太多,根本没时间在室外玩。

宅童”现象在中国各个城市越来越普遍,带来的后果是青少年体质下降,体能不足,影响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学校出于安全考虑把学生‘圈’起来,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甚至给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埋下很多隐患。”储朝晖说,有调查表明,同等条件下,农村孩子避险能力明显比城市孩子强,因为农村孩子经常活动,而城市孩子活动过少。

不能用一条杠杠捆住天性

鼓励学校利用零碎时间,安全有序组织课间活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孙云晓,曾在自己的两个微博上进行调查,询问网友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建议,35万网友进行了阅读,几乎所有网友都在评论中对孩子在学校运动不足表示出忧虑。

近年来,一些学校为安全问题所困,不敢组织春游、秋游或远足之类的野外活动,有的还禁止学生在课间奔跑,甚至不能离开教室活动,并拆掉了单杠、双杠等运动器械。这种做法违反儿童身心成长规律,表面上是为儿童着想,实际上是对所有孩子健康成长权利的剥夺。”孙云晓说,儿童新陈代谢快,课间十分钟的安排就是满足他们的需求,只有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才能使大脑始终保持在最佳运转状态。

尤其是中小学男生,他们每天需要4次充分运动才能满足生长需求,比女生高很多。由于运动不足,大部分男生较难适应目前的学校生活,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不如女生专注与高效。”孙云晓建议依法治教,执行国家每天运动1小时的规定,可以在课间开展不太剧烈的游戏活动,如踢毽子、做小游戏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受团中央委托,在13所中学开展中学生校园游戏实验,结果发现,游戏之后,中学生心情更愉悦,上课更加专心。

在课间十分钟的管理问题上,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解决问题,应该让各个学校有更大的自主性。”储朝晖建议学校在课间开展一些小游戏,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增强孩子们的活动能力。“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不能让课间活动可有可无。”他认为,学校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安全有序,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下楼梯靠右走等等,避免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提高学校分布的均衡性。”储朝晖说,现在很多学校规模过大,尤其是那些口碑好的学校,平行班级达到8个甚至10个以上,但是学校又处在城区里,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跑步、跳跃都受到场地限制,很多体育活动无法开展。因此,应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生源分布更加合理,学校管理更加有序,也有条件开展各类活动。(记者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