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小学生踩踏事故深层追问 安全法规未落实处
几个小学生的好奇心,一个倒下来的巨大海绵垫,一幢老式居民楼,惊恐的学生人群,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夺走了6条小生命。
发生在云南省昆明市明通小学的踩踏事故令人心痛。《法制日报》记者梳理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后发现,校园安全陷入“屡次发文屡次出事,再发文再出事”的循环。
记者采访的教育界专家认为,只有对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反思,才能确保减少校园安全事件发生。
又见校园安全事故
在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焦林通报了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的初查原因。25日下午,该小学体育老师将两块体育教学使用的海绵垫子(长200厘米、宽150厘米、厚30厘米)临时靠墙放置于学生午休宿舍楼一楼单元过道处。
目击者称,当日14时30分,小学生们走出午休楼时,被这个旧床垫吸引,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出于好奇上前击打,导致床垫翻倒压到了一些学生,其他人赶紧往楼下跑,踩踏事故因此发生。
据调查显示,明通小学给一、二年级学生提供的午休场所,是操场一角的铁栅栏外的两栋老式居民楼,楼内光线昏暗,青水泥地面。楼里没有电梯,楼道很窄,宽约1米至1.2米,每层有两户。
据报道,一名曾进入过居民楼的家长说,每天12点到14点间,一个班的学生会睡在一套房子里,套内面积约100平方米。屋内为高低床,由各科老师轮流值班。一位目击事发经过的二年级小学生王嘉(化名)说,午休楼住有一、二年级各五个班的学生,每个班有50至60多人。
明通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实验学校”、“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
此次事故发生后,7名相关责任人已被停职或免职。
安全法规未落实处
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以来,全国就发生了多起造成学生伤亡的校园安全事件。
3月3日下午,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贠张小学,在建教学楼施工现场发生物料坠落安全事故。由于施工塔吊在吊运木料的过程中钢丝突然断裂,导致木料坠落,砸到了从这里经过教学楼梯的4名学生,造成学生1死3伤;
9月1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发生一起校园持刀伤人事件。犯罪嫌疑人陈某持刀闯入校园,砍伤9人,造成3人身亡,犯罪嫌疑人当场跳楼自杀;
同是9月1日,开学第一天,江苏省徐州丰县一所中学,26名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过早饭后,陆续出现呕吐、腹泻症状,临床诊断疑似轻度食物中毒……
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和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虽然我国尚未出台“校园安全法”,但涉及校园安全的规定可散见于治安、交通、消防等相关法律法规之中。教育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每年都发文强调,每年仍有类似的校园安全事件发生,主要是学校管理者没能将相关规定贯彻执行。
“学校日常工作必须严格落实教育、卫生、防疫、消防、治安等管理部门的要求。”记者采访到另一位教育界人士、河北省唐山市英才国际学校的董事长刘建凯表示。
英才学校办公室彭老师告诉记者,2012年5月28日,唐山市发生4.8级地震,教学楼内正在上课的师生有震感。上课老师指挥学生沿指定路线撤离。全校从小学部到高中部2000余名师生迅速有序撤离到操场,用时仅两分钟。
学校的监控录像记录下当时撤离的情景,行动不便的学生由其他同学背着下楼,秩序良好。
这次撤离有序并不是偶然情况。刘建凯告诉记者,从2001年学校建校初到现在,他主张并坚持对学生进行消防、防震、踩踏演练。目前学校每月至少进行1次演习,每学期不低于4次。新生入学后,由老师讲解自救逃生知识,进行演习培训。
刘建凯认为,防止校园安全事件发生,最重要的是将管理部门的规定落到实处,条件允许的学校应该在落实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安全深层机制待建
在专家们看来,现阶段我国校园安全并非无法可依、无文件可循。那么,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为何不能落实?
熊丙奇和储朝晖都认为,校园安全立法明确权责主体非常必要。
“在安全管理中,当地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哪些?学校的职责是哪些?老师的责任有哪些?”熊丙奇追问。他认为,目前学校与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安全责任主体权责不清的问题。
熊丙奇说,校园安全管理疏漏,要由学校主要负责;相关管理部门保障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将学校的安全保障纳入预算,保障安保人员配备。各个主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维护校园安全的义务。
储朝晖认为,校园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的原因在于没有外部的监督,从而出现“快速处理事,简单处理人”的事故处理方式,缺乏对事件背后的成因专业、理性的追踪分析调查,没有研究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方案。“这一点从教育系统不断发文,但文件措辞和内容又较为雷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储朝晖说。
储朝晖建议,学校内部应该建立全员的责任安全体系,具体到何人、何时段、负责何区域的安全;学校设立安全备案,防备一些突发事件;每年由第三方机构对校园内的环境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实现这三道关,才能够大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本报记者张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