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陇东秧歌引入课堂
陇东秧歌节奏 1.冬龙冬︱仓0︱冬龙冬︱仓0︱冬龙冬︱仓仓︱才仓衣才︱仓0︱2.仓才衣才︱仓︱仓才衣才︱仓︱仓仓︱仓才才︱仓才仓才︱仓才才︱仓衣仓︱衣才才︱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才仓衣才︱仓0︱
□仁义 摄
甘肃省庆阳市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孕育了许多灿烂的民间艺术,庆阳徒手秧歌(陇东秧歌)源自于民间社火,在铿锵有力的锣鼓点和高亢嘹亮,热烈欢快的吹奏乐伴奏下,拧、甩、蹬、璇、插、抻、摆、穿,是它呈现出的主要动态特征,徒手秧歌甩出了陇东人的豪气,蹬出了陇东人的爽朗,拧出了陇东人的妩媚,抻出了陇东人的坚韧。多年来,舞蹈工作者对陇东徒手秧歌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著名舞蹈教育家彭松先生曾到庆阳民间采风,收集归纳了陇东徒手秧歌,并将陇东徒手秧歌引入了当时的兰州艺术学院课堂,之后又有刘哈青、杨秀、高梅等舞蹈艺术家深入民间采风,以陇东秧歌为素材,创作了成功的舞蹈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初,由高梅、杨秀创编的庆阳徒手秧歌代表甘肃省参加“首届中国沈阳秧歌节及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荣获“优胜奖”,到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由兰州歌舞剧院上演的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中的《红柳》,将陇东秧歌的发展推到了高峰。兰州艺术学校为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文化大省的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舞蹈人才,也将收集整理甘肃地域舞蹈文化创作作品,作为兰州艺术学校舞蹈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之一,欲将陇东徒手秧歌作为特色教材,引入课堂。
在我国农耕文化的概念里,耍社火是一个村庄和睦兴旺的象征,丰收富裕的展示,太平吉祥的保证。追溯“社火”起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现时,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秧歌是社火表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社火表演中身体的舞动就是秧歌的雏形,秧歌的原始素材都蕴藏在社火表演中,为了使陇东徒手秧歌作为兰州艺术学校的特色教材更具有地域性风格,更好的了解陇东徒手秧歌的体态特征,动率风格,2015年的惊蛰之后,伴着滚滚的春雷,嗅着泥土的芳香,我与陈怡衫老师结伴,踏上了陇东徒手秧歌采风的旅程。在庆阳陇东徒手秧歌的收集整理传承人,庆阳舞蹈家协会主席高梅的带领下,顶着潇潇的春雨,走进了西峰肖金镇,来到了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秦孝东的院子里,78岁的秦孝山老人亲自为我们演示了社火里文戏、武戏的表演方法,63岁的秦晓东老人带领他的社火班子穿着戏服,为我们表演了传统社火的武戏技法。秧歌表演中的“8子”穿梭法,“头在心心上,脚在边边上”的“大十字步”动作造型,右边“瞄”一眼,扭回左边再“瞄”一眼的“甩臂瓣蒜”动作造型,一招一式都彰显出陇东人民“上勤俭,勤稼穑,富不辍耕”的传统美德。
舞蹈文化的传承是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古老的舞蹈文化现象发展传承下去,《黄花黄》、《好收成》、《陇塬春早》、《老姐妹踏青》、《丰收时节喜洋洋》等一批以陇东徒手秧歌为素材创作的舞蹈作品,在全国“五个一工程”等重大活动中获奖,使陇东徒手秧歌更具魅力,在庆阳这片孕育出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民间舞蹈艺术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徒手秧歌已成为老少皆宜,愉悦身心的健身项目。街头巷尾的广场舞,舞出的是庆阳徒手秧歌,大街小巷的舞蹈培训中心,老师们探讨的是庆阳徒手秧歌,“徒手秧歌之乡”的命名,使之成为甘肃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兰州艺术学校将庆阳陇东徒手秧歌引入课堂,就是要让舞蹈艺术的传承人了解华夏农耕文化,了解“缠腰”、“绕臂”中透出的陇东人民的智慧和情趣,在徒手秧歌“拧、甩、蹬、璇、插、抻、摆、穿”的学习中,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让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形态、审美、文化风格有切身的感受,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