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北斗导航的兰州元素(一)铷钟:精雕细琢 “中国精度”

23.06.2020  21:46

历经20余载,55颗环绕地球的北斗卫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精确、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服务。时间是导航卫星定位精度的一个关键参量,时间精度越高,导航卫星的定位精度也就越高。谁来提供最精准的时间呢?就需要原子钟,北斗导航卫星上搭载的绝大多数铷原子钟的物理部分就出自510所。

眼前这个只有手掌大小的金属块,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研发制造的铷钟物理部分,也是铷钟的“心脏”, 其作用是为整个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精准的时间。

铷钟的研制历史,就是一段极具代表性的空间技术发展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星载铷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高达上百万美元一台。2004年,在我国宣布正式启动北斗导航项目后,美国立即宣布了对中国的禁运令。面对困难,兰州的航天人向铷钟核心技术研制发起了冲击。

从2004年接到自主研发的任务开始,510所科研人员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在工程化研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到交付铷原子钟物理部分产品参与“育种星”飞行试验,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此后,又通过种种优化,使铷原子钟的长期稳定度提高了10倍;配合整机的天稳定度指标均进入了E-15量级,

由于卫星在轨运行,各个部件不可替换,所以铷原子钟物理部分除了高精度,还需具有要长期稳定可靠耐用的特性。

基于510所研制生产的铷原子钟物理部分在导航一期任务中的出色表现,我国在轨运行的北斗系统每颗卫星搭载的4台铷原子钟上,就有3台就采用了510所的铷钟物理部分。从进口钟到中国钟,从试验星到区域组网,北斗在太空中布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导航系统,彰显了伟大祖国腾飞路上的中国坐标。510所也用实际行动创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精度,中国精度。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张弛 孙亮 顾学云 赵海蕴

编辑:岳彦慧

责编:王红岩

主编:史    昆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