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给佛拍照”的人
原标题:对话“给佛拍照”的人
据新华网兰州9月11日电(记者 呼涛 王艳明)“有人问我在敦煌几十年做了什么,现在带着这么多人的团队在忙什么?我会说:我们的职业是至高无上的,是给佛拍照。你说是不是?”吴健说。
在敦煌莫高窟,佛是彩塑的主题,也是壁画中重点突出的形象。在佛教信徒中,开窟造像是功德无量的。对于这座灿烂佛宫的得名,有一种说法,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1981年来到敦煌,吴健就开始用镜头记录莫高窟,一点一滴,他从对洞窟内壁画、雕塑的拍照起步。
今天,他作为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带领着80多人的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宏大的事业:数字敦煌,为人类瑰宝留存下高清影像。
“能够保护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佛教艺术,是我们一生的幸运。”吴健说,今天,敦煌学成为国际上的显学,莫高窟的保护牵动着世界,敦煌人更感责任重大。
2014年9月,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敦煌人为海内外参观者呈现出领略莫高窟的现代方式—“数字敦煌”。在这里,游客可欣赏到超高清影片《千年莫高》和高分辨率技术拍摄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佛祖垂目说法,菩萨娴雅静坐,飞天婀娜欲飞,壁画纤毫毕现。这让人感觉近在咫尺的艺术作品,其基础素材就出自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
“要用心去拍,注入情感、崇敬和对佛教、艺术的理解去拍。”吴健说,30多年间,用摄影来记录敦煌莫高窟已经从最初的一项工作,渐渐融入他的生命,变成难以割舍的东西,“这是我被敦煌打动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佛缘吧。”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对敦煌数字化的设想,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从那时起,敦煌研究院始终在探索针对石窟寺的壁画、佛造像等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呈现。
“探索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探索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吴健说,这种探索既包括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包括对佛教艺术的理解、观察和拍摄方式上的探索,比如融合人像摄影的方式拍摄菩萨,会拍得更活灵活现;拍摄洞窟内巨型佛像,展现出佛像所在的空间、氛围是对它最好的阐释。
为了拍好莫高窟130窟高达26米的弥勒佛,吴健琢磨了好多年,试着从各个角度去构思拍摄。终于,他呈现出一幅尽可能以洞窟背景衬托佛像的作品,超越了以往拍摄佛像时很容易出现的"标准照"的问题。
“摄影的生命力在于光与影,在洞窟里拍摄有空间的局限,佛像、壁画是不可移动,那么你就得动—不仅身体要动,思想观念也要动,甚至要思考古人在营造敦煌洞窟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吴健说。
在洞窟里拍摄时,工作人员遇到最窄的作业环境,宽度只有80厘米,轨道要重新研发;为了避免强光对壁画造成破坏,团队就自己动手研制出"灯光箱",让光均匀柔和地打在壁画上。拍摄洞窟壁画的时候,他们把相机架在轨道上对壁画分层、逐行拍摄,然后再逐张比对、拼接成完整的壁画,再有设备和人眼一起与原图进行细节比照和修正。
事实上,记录敦煌的工作,有一大批前辈从上个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做了,他们在洞窟里临摹壁画,复制莫高窟里最精美的艺术。
现在,数字化加入其中。“真的有一天,敦煌没了,我们记录下的数字敦煌也能传下来留给后人。更为现实的是,很多向往敦煌的人来不了,我们可以带着数字敦煌去。”吴健说。
数字化与遗产保护殊途同归,它还能够帮助保护专业人员更主动地做好预防性的工作—在修复前先拍摄留存资料,修复后再进行比对,来评价修复效果。
敦煌莫高窟第57窟里的观音菩萨是唐代的作品,婀娜多姿,被称为“美人菩萨”。“但是,表面色彩已经开始斑驳、剥落,原作看上去已经不那么美了。我们把它拍摄下来,用电脑美术软件再进行修复嘴唇、眼睛,让无法重回历史的当代观赏者也能更贴近它本来的样子。”吴健说。
吴健拍摄敦煌30余年,亲眼目睹着莫高窟内壁画、雕塑不断发生着的变化,他想加快记录速度,只是工作越推进越感到“人到用时方恨少”。
培养人才,成了敦煌研究院这几年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字化拍摄方面,最初只有9个人的摄影录像部,已经发展到现有80人的数字化团队。
“现在,我们一年能够完成大概20个洞窟的拍摄,每个洞窟的数据采集量都在10万张左右。”吴健说,每一次这样的工作都很累人,重复而单调,他们要至少做出3个版本,通过专家评估,把最终认定的那个记录版本收存起来作为档案。
莫高窟处在西北戈壁之中,冬季寒冷,夏季酷热,频繁地进出洞窟,很多人都有关节疼痛。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代代年轻人奔向大漠深处,成为新敦煌人。
“年轻人有活力、有想法、学新东西快,我们就要引导他们热爱这项事业,因为我们这代人也是受前辈敦煌人的影响和鼓励。”吴健说。
敦煌保护走过70年,一代代敦煌人在漫漫黄沙和冷暗的洞窟中走过酷暑严寒。
“给佛拍照,一生之幸。有人问莫高窟几百个洞窟哪尊佛像、哪幅壁画最美,很多敦煌人会告诉你:都美!”吴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