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
倚危亭,恨如芳草,过尽飞鸿字字愁,少游如是说,比易安的“满地黄花堆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还要幽邃深长,希贵而真诚,所以隔了千年依旧是动人,读着古人优美又华丽的诗词,心情甚好,可外面毒辣辣的太阳烤的人莫名的烦躁,想着,待在家里也有好几天了,也怪闷的,出去和邻居们聊聊天也好,拿把伞,快步向邻居家走去。
大抵因为是中午,大家都在家里乘凉,所以邻居家的人就特别多,各自聊着听着感兴趣的事儿,大概也就是谁家的玉米被野猪又吃了多少,谁家的猪又生了小猪崽儿……
对于农事,不是很了解,也没插什么话,就坐在那静静地听着,接着,他们说起了某家,对于某家,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们家里算得上是书香世家,从我记事起,两代人都是捏笔杆子的,特别是家里的老太爷,一个老教书先生,待人和善,知识渊博,小的时候,院子里的小孩子常常缠着他讲故事,倘若遇见了什么不认识的字,也是要老太爷帮着认,老太爷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孩子们便把不认使的字一笔一划的写在老太爷的手心上,然后再听老太爷解释。
某家当时在我们这个地方挺有威望的,后来,如这世间所有的事一样,某家因为很多原因也渐渐的没落了,到了小的这一辈,家里生了几个女儿,没有儿子,这件事情本来没什么大不了,可在封建的农村,这可不得了,认为没有儿子就断了香火,在乡里人面前是抬不起头来的,特别是那些信奉养儿防老的人,更是不得了,主人家里没说些什么,倒是这些个人,或幸灾乐祸,或是无心而为,聚在一起摆龙门阵的时候,总是喜欢把某家的事儿扯出来说一说,内容无外乎是那些“家里都没个男丁,若是遇见什么事儿了谁来出头啊?”“也不知是造了什么孽,连个儿子都没有,没那命哪”也还是有些人有着不同意见,说道“别在这嚼舌根子了,别人家里几个女儿,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比你们这些有儿子的还要享福呢?”众说纷纭。
当然我没有遇见未来的本领,便也不知道某家的“后来”怎么样,只是听到这里,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同样也是一名女孩,在二十一世纪,从小受的教育是男女平等,并无尊贱之分,当然,也是知道在许多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只是没想到人们的思想还是如此……
挺为乡人感到悲哀的,外面的世界难道与他们都无关了吗?为什么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上女性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抛却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说,就是把别人的家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可是,又有什么理由去说她们呢,她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似乎也没有人在这件事上发表过什么意见,在她们的世界里,忙碌的农活过后,是要几个人聚在一起聊聊天的,她们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聊天的主题除了农事,便只有家长里短了,所以,这也没法怪她们。
古代,三从四德,三纲五常,这些个条条框框将女子束缚的失去了自己的尊严,漫长的时间过去了,那些曾经提出解放思想,提倡人性的先哲也早已远去,为何时间长河不断在流动,岁月在不断变迁,人们的思想还是如此的顽固?那些聊天的人中不乏女性,我想在她们生活的这几十年中,她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卑微。
没有立场去指责他们,因为我对这种现象无能为力,能做的也不过是在纸上发发自己的牢骚,于这种现状说我解决无任何益处。没有理由去指责他们,因为从他们知事起,他们接受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
悲哉世也,岂独一人哉?莫不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