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焦家湾至东岗区间开始人工暗挖

14.11.2014  19:06

  原标题:铁锨洋镐齐上阵,破解地质、场地等条件带来的制约

  ——焦家湾至东岗区间开始人工暗挖

   中国甘肃网11月1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程培培 文/图) 随着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进度的推进,各站点主体工程进展顺利,各区间也陆续进入施工阶段。在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度机械化的盾构机掘进,你可曾想到,有部分区间只能依靠“地下掘进队”进行人工开挖,用铁锨、洋镐等“原始”工具,破解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环境、场地条件带来的难题。本报记者昨日走进焦东暗挖区间,揭开隧道人工暗挖的面纱。

   全线3大区间选择暗挖施工

  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区间施工主要以盾构法为主,对于局部配线段以及地层条件较好的区段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施工,其中有3大暗挖区间,自西向东依次为:拱星墩站至焦家湾站、焦家湾站至东岗站、东岗站至车辆段。

  很多人会有疑问,盾构机是专业隧道掘进工具,不仅施工进度快,而且无噪音,无震动公害,对地面交通及沿线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居民生活等影响较小,在这个现代化的地铁建设中,为什么这3个区间会选择人工暗挖?据介绍,当隧道埋置较深,沿线地面又没有足够的施工场地,或受地下构筑物的制约不具备明挖法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则应该采用暗挖法施工区间隧道。

  暗挖简单来讲,从地面开挖竖井,由竖井创造的工作面开挖隧洞,然后严格按照工序,双向开挖隧洞。比如焦家湾站至东岗站区间,由于暗挖法受场地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所以区间结合地质情况选择暗挖法施工,首先在线路一侧对竖井和横向通道进行施工,正线开挖通过横向通道内开洞实施,既不影响地面交通,又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深入地下20.75米焦东暗挖区间顺利开工

  11月13日,记者进入焦东暗挖区间因暗挖隧道设置的竖井。沿着深达20.75米的竖井进入地下最底层,沿着水平连接通道行走,即进入正在紧张施工的暗挖隧道。上午11时,正在开挖的左线隧道现场,工人们从隧洞顶部开挖土方,部分工人手中挥动的是洋镐、铁锨,小型运输机来回运送土料。

  据了解,该区间左右线,共有四个工作面,因右线还不具备施工条件,所以目前正在开挖的是由西向东的左线,等到形成30米的安全距离后,焦家湾方向的隧洞便可开始施工。“开挖上断面时只能纯人工进行,在开挖下断面时,可以先使用小挖掘机,再用人工修边。”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一个工作面约有27名工人,涉及电焊工、钢筋工、轮廓工,还有负责运输土料、喷混凝土等各工种。参加开挖作业的工人分3组,昼夜轮番掘进,一般每个工作面每天掘进约1.5米。

   多手段多方法杜绝塌方危险

  焦家湾至东岗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左右线各长约381米。隧洞交通区间分为6个断面,高6.6米,净宽6.58米,左右线各设有一个人防,宽度达11米。

  在掘进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防止塌方危险,焦东区间现场技术人员韩鑫说,在区间暗挖工程开工之前,16工区中铁航空港项目部专门编制了暗挖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对暗挖工程风险应对措施、施工工艺、安全保证措施做了详尽的准备,方案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及条件验收。在施工过程中,选择了“台阶法”施工工法,将隧洞分成上下两个断面错开施工,先开挖上半断面,仿佛是前进了一个台阶,然后再进行下半断面开挖,两个断面错开施工,防止土质松动造成滑塌;其次,开挖过程中,不论是先在上断面打入一圈超前小导管,立钢筋拱架,挂上钢筋网片,还是喷混凝土,形成隧道外壁,都是为了防止土质松动造成滑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