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发布首个室内PM2.5报告:吸入量是室外4倍

23.04.2015  14:19

  新京报讯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相对于室外PM2.5污染,室内PM2.5污染对人的影响更显著,PM2.5吸入量室内占八成。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办公环境的室内等级略优于居住环境,楼层17层以上室内等级最优。专家表示,该调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楼层与室内空气质量等级目前并无明确对应关系。

  数据来源 北京13区县7703个采样点

  昨日,清华大学发布一份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其表示,此报告为国内首份关注室内PM2.5的大数据分析报告。在两个半月时间内,调研组共获得北京市407名志愿者累计11万小时的室内PM2.5数据,覆盖全市13个区县的7703个地理位置。

  研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张林介绍,此次调查的室内场所包括办公环境、居住环境、公共环境,但不包括地铁等流动环境。

  据统计,现在人们70%至90%时间处于室内,对室外空气质量,人们可以通过肉眼观测雾霾强度、网络获取PM2.5官方监测值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然而,对于室内PM2.5浓度,无法进行直观的能见度判断,加之室内环境差异性较大,专业PM2.5检测设备庞大昂贵,难以进行普遍实时的监测,造成人们一直缺乏对室内PM2.5污染程度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研究。据悉,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目前都没有室内PM2.5的相关标准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