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嘉陵江畔好风景(下):宜居宜游新徽县 脱贫攻坚奔小康

11.07.2020  20:15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温暖的回响·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嘉陵江畔好风景(下):宜居宜游新徽县 脱贫攻坚奔小康

从灾后重建到脱贫攻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徽县把老百姓的事始终放在首位,按照“一品、一乡一业,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的发展格局,打出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资金扶持、产业带动的脱贫攻坚“组合拳”,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村子叫稻坪村,2017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很难想象,这座有着400多年历时的古老村落曾是靠天吃饭的烂泥村。

2013年,稻坪村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村,破旧的土坯房随处可见.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稻坪村的真实写照。由于底子薄,重建和外迁成本高,走不了、难留下成了稻坪村脱贫的一道难题。

稻坪村群众居住的大都是古民居,最久的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经过反复探索,当地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以 “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全村进行升级改造,让百年的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村民尹玉珍的家是一座四合院,不仅宜居,也为发展旅游创造了条件。不久前,尹玉珍加入了村上的旅游合作社,除了拿到分红外,还在家门口销售起了手工炒油茶。凭着两份可观的收入尹玉珍脱了贫。

目前,稻坪村已经探索形成了“美丽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网红桥、彩虹滑道、真人CS等游乐体验项目的正式运营,让稻坪村迅速走红,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稻坪村的蝶变来自美丽乡村建设,而在虞关乡西坡村,搬迁后的村民正通过甜蜜产业实现“小康梦”。

眼下,正是蜂蜜收获的季节,一大早,西坡村村民任书兰就将自己刚刚收割的30斤蜂蜜交到了合作社。两年前,任书兰一家还居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深山里,交通不便,村里农特产出不去,全村80%的都是贫困户。

2015年,当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任书兰和300多户群众一起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公路沿线的搬迁点,但是许多群众搬出去以后一下子找不到出路又跑回了大山。

搬得出,更要留得住。虞关乡气候条件湿润,蜜源植物丰富,原来乡亲们都有养蜂的传统,但大多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为此,当地引导群众扩大中蜂养殖规模,并在搬迁点附近引进龙头企业,建起自动化的蜂蜜加工厂,对蜂农的蜂蜜进行统一收购和加工、分装之后再统一销售。如今,任书兰自产的蜂蜜不但不愁销路,而且在加工厂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2018年,虞关乡实现整乡脱贫。刚脱贫的群众底子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弱,巩固脱贫成果,虞关乡持续发挥中蜂和中药材产业“两轮驱动”优势,计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努力使全乡中蜂养殖规模突破2万箱,中药材突破1万亩,人均可支配收入5632元。

截至2019年底,徽县累计净减贫10895户41455人,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2.24%下降至0.19%。

有人风趣的说,徽县就像画家打翻的的调色板,色彩斑斓,引人入胜,已成为嘉陵江上游一颗灿烂的明珠。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杨柱周 董子宁  陇南台 周建军 虎峰 朱家骅 李斌 汪鸣晖 何欣璟

编辑:彭若萱

责编:王红岩

主编:史    昆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