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非公经济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中国甘肃网2 月12 日讯 据一点定西网报道(记者 李文华)定西市工商部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该市经济转型的“试验田”和“排头兵”。2014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37亿元,增速2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非公有制经济驶入产业化、科学化发展快车道,呈现出“六更”特点。
发展速度更快。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非公有制市场主体96950户,同比增长13%,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2014年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2295户、私营企业20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90户,同比分别增长11%、39%和43%。
经营规模更壮。全市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初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入稳步提高阶段,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组织形式由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发展。
产业升级更快。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兴起,一些企业的产品结构正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和高新技术方面转变。
行业覆盖更广。行业分布已由从事生产性和劳务服务性行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拓展。目前,除了分布在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餐饮业等一些传统行业以外,还延伸到旅游、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中介代理等多个领域。
聚集能力更强。截至2014年底,全市开发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156家,从业人员4.6万人,开工建设项目27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8亿元。
社会贡献更大。2014年非公经济主体上缴税金23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0%。非公经济从业人员26.7万人,同比增长31%,城镇新增就业30784人。同时,广大非公企业和非公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价值12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