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蓝天模式”金融扶贫:订单收购不再“打白条”
中新网兰州8月12日电 (记者 魏建军)“以前没有合作社时,就是给农民打白条,先收土豆,完了再补钱。”甘肃定西旭东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旭东说,自从有了“蓝天贷”,从根本上解决了为种植农户打白条和原料马铃薯种植、保障供应的问题。
陈旭东所说的“蓝天贷”,是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围绕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推出以蓝天马铃薯公司为核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的个性化融资产品,通过“银行+政府+龙头企业+保险+合作社+贫困户”六位一体的蓝天扶贫模式。
图为定西马铃薯。(资料图) 魏建军 摄打通企业与供应商资金“症结”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由于干旱少雨、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差,曾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因其处于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市六县一区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成为甘肃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据统计,2013年,定西有84.24万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高达31.7%。当地已有2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1996年,定西开始实施“洋芋工程”,2008年,定西市打造“中国薯都”,使马铃薯成为该市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天公司”)是一家集马铃薯种植、加工、购销为一体的省级龙头企业,是全国最大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主要通过自营种植、收购上游合作社和农户马铃薯经过生产加工,制作成淀粉、蛋白等产成品销往全国。
但该公司隶属农业企业,地处乡镇,土地评估价值低,能够提供抵押的资产比较少,且马铃薯收购季节资金需求量大,生产期比较集中,产成品销售周期和货款回笼周期较长,使企业难以有足额周转资金开展规模化生产运营。
为此,工行甘肃省分行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思路,为该公司制定了专属的供应链融资方案。即为核心企业蓝天公司提供综合授信额度,由该企提供担保为上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放纯信用的个性化“蓝天贷”,打通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资金“症结”。
图为定西举办的马铃薯美食节。(资料图) 魏建军 摄“蓝天模式”解决融资难
“将业务链条延伸至上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马铃薯种植农户,保证融资资金能够专款专用。”据工行甘肃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多祥介绍,经过近几年持续专属化融资服务和自身发展,带动了一批贫困户对马铃薯种植产业的发展。
王多祥说,在前期创办“蓝天贷”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将上游客户结算数据挪至线上传输,创新推出蓝天公司“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了从融资申请、使用、归还全流程线上自主操作,有力提升了客户资金使用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进一步延伸融资链条,结合其上游供货商的供货体系,针对其已签订种植协议的合作社和农户,依据其供货协议文本,提供在种植环节种苗、种子、化肥等低成本融资服务,有力支持了合作社及农户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融资难、难融资”的问题。
据统计,2017年以来,工行定西分行先后累计为蓝天集团发放流动资金3.41亿元,累计为其上有游合作社和农户发放贷款1.885亿元。该行通过“蓝天模式”获客1万户,累计吸收各类金融资产5亿元。
2019年以来,工行甘肃省分行依托“供应链业务”线上融资平台,提供纯线上个性化融资服务,先后带动了定西福景堂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定西国宝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3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0余家马铃薯种植、收购大户的发展。
订单收购不再“打白条”
为保证马铃薯种植农户的收益,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蓝天公司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安定区各乡镇8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签订马铃薯种植订单,各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马铃薯收获后公司以高于市场均价收购订单农户的马铃薯。
近年来,该公司订单收购农户标准化基地种植的马铃薯每年达12万亩,实现了马铃薯产业链单元主体抱团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户产品卖难和“薯贱伤农”问题,使产业链上的合作社和薯农获得实实在在收益,带动10万多农户,其中贫困户26318户,户均年增收8300元。
蓝天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李海龙表示,“蓝天模式”稳固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在产加销诸环节、贸工农各领域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联动发展,走出了依托金融支持企业壮大、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之路。
李海龙说,这种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种植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种什么、怎么种、收获后卖给谁?充分保证和提升农民种植马铃薯收益,发挥产业链助农脱贫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到产业链中,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勤劳致富。
“依托供应链体系为上下游农户提供融资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是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的一条有效途径。”工行定西市分行副行长谢慧斌认为,这也架起了银行连接广大农村和农户的信息桥梁,趟出了一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